随着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其IP衍生品市场持续升温。除了官方合作的手机、手办等产品外,一股“哪吒美食热”在杭州悄然兴起。比如,蒙牛、万代等品牌与电影官方联名的多款产品,在线上平台均拥有上万的月销量。 此外,“哪吒蛋糕”“哪吒糖葫芦”等商品频频刷屏,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打卡新宠。同时,市场上多数“哪吒”主题美食存在并未获得官方授权的问题,这种“灰色操作”也引发了法律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半个月超百人下单 哪吒的“风”吹到了美食圈 近日,市民王女士在位于上城区的真爱蛋糕店购买了一款哪吒造型的蛋糕。她表示:“最近《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电影火出圈了,所以在给孩子买生日蛋糕的时候,我就特地找到了这家做哪吒造型的蛋糕店。”据王女士介绍,自己购买是芒果夹心的8寸动物奶油蛋糕,价格为188元。 该店工作人员透露,因为最近《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所以蛋糕店就在最近推出了三款与哪吒相关的蛋糕,根据奶油材质和蛋糕尺寸的不同,价格在105元至288元不等。他表示:“从最近的情况来看,这几款蛋糕还是挺受顾客喜爱的,十几天来已经有上百位顾客下单了。” 无独有偶,在杭州市拱墅区一家名为“品客私房烘焙”的店铺内,一款以哪吒形象为主题的6寸蛋糕标价168元。该店工作人员坦言:“电影上映后,我们就设计了多款‘哪吒’主题蛋糕,订单量非常可喜,一个月单款就有卖出100个以上。” 据外卖平台公开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杭州地区“哪吒”关键词搜索量增长420%,相关商品销售额更是较过去大幅上涨。通过搜索发现,包括缇滋烘焙、每日甜cake、米兰喜饼等在内的在杭门店,均在近期推出了蛋糕、汤圆、糖葫芦等“哪吒”主题美食,且广受消费者关注。 授权争议浮出水面 商家“蹭流量”面临法律风险 然而,热销背后暗藏隐忧。通过走访发现,市场上多数“哪吒”主题美食并未获得官方授权,且不少烘焙店存在缺乏食品经营许可证,原料来源、制作环境等信息亦不透明的问题。品客私房烘焙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蛋糕只是在款式上用到了电影素材,但并非官方联名款,没有得到官方授权。”同时,对于此类现象,不少消费者对授权问题也表示担忧。 这种“灰色操作”引发了法律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饶先成表示,“哪吒”这一人物名称和传统形象是一种公共资源。《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通过对神话人物的艺术化实现了从公共元素向知识产权转化,相应地获得了电影的著作权、各种人物形象的著作权、知名商品名称的权益等。“如果商家仅是对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名称‘哪吒’以及传统‘哪吒’形象进行了利用,并不会构成侵权,但若利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人物形象、视频片段、台词、电影名称等,则构成对相应著作权和知名商品名称权益的侵犯。”饶先成介绍道。 此外,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李音律师也认为,“哪吒”系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在《哪吒之魔童系列》中的卡通形象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流行元素,具备了享有著作权的构成要件。她表示:“假如二者相对应部分的美术元素基本相同,尽管在细节方面存在些许差异,但依相关公众的视觉感知,通过整体观察,均可辨识二者是同一卡通形象,构成实质性相似,则涉嫌侵犯著作权,需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