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丧葬服务店开在家门口?特殊行业须划出“文明半径”
 
2025-04-02 10:52:17   杭州网

据3月31日红星新闻报道,近日,四川达州某小区楼下一家“丧葬服务大全”门店的开设,引发居民激烈反对。居民称广告牌“吓哭孩子”,店主则强调“合法合规”。

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只要符合工商登记条件,经营者即可依法开业。然而,丧葬行业因涉及传统文化中的生死忌讳,具有天然的情感敏感性。当“法无禁止即可为”遭遇“民有所忌不愿近”,矛盾一触即发。

事实上,国内部分城市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上海规定殡葬服务机构应与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广州要求殡葬用品店不得在校园、医院周边200米内经营。类似探索为平衡商业自由与公共利益提供了参考,但多地仍缺乏精细化管理,导致经营者与居民的权益陷入“零和博弈”。

城市公共空间的情感属性被低估,是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居住区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居民的情感共同体。丧葬服务广告牌带来的视觉冲击、居民对店铺周围“停放遗体”等行为的担忧,本质是对其精神安宁的破坏。此类“软性伤害”虽难量化,却真实影响生活质量。

要化解此类纠纷,需从法律与情感两端发力。在法律层面,可以加快完善行业分类管理规范,要求丧葬服务等敏感行业在开业前开展民意征询,设定与居民区、学校等场所的最小距离标准等。对已存在的争议门店,可设立“过渡期”,鼓励其迁至专业市场或独立区域,并给予税收优惠或租金补贴等。还可考虑拓展相关法律中的相邻权条款,将“心理舒适度”纳入权利保护范畴,为司法裁判提供依据。

在情感层面,社区不妨主动搭建居民与商家的对话平台,要求商家承诺不进行遗体停放、法事活动等行为,店铺牌匾和宣传标识尝试用“生命礼仪服务”等温和表达,并优化店面设计以减少视觉刺激等。浙江杭州某社区曾通过“商家开放日”,让居民了解现代殡葬服务的规范化流程,成功消除“晦气”偏见,足见增进理解往往比强硬对抗更有效。

对多元诉求的包容与平衡,亦是城市温度的体现。当法律为特殊行业划出清晰的“文明半径”,当社区以共情搭建信任桥梁,商铺招牌或将不再是冲突导火索,而成为城市文明多元共生的注脚。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王志顺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健康消费热 首发经济火
·治理摄像头乱装乱用 新政如何更好落地执...
·直播间走出的不只是“网红”
·从川菜创新看消费提振
·乳制品、粮谷中食品安全隐患测定两项团体...
·丧葬服务店开在家门口?特殊行业须划出“...
·食品安全治理须关闭标签“美颜滤镜”
·让公益诉讼维权彰显更大威力
·江西发布殡葬领域价格收费行为提醒告诫书...
·福建三明:规范清明节期间价格行为
·陕西蒲城:对标校园后厨 推动外卖行业品...
·珍爱网有线下门店关闭 关注婚恋平台诚信...
·消费体验提振信心 聚力共筑满意消费 浙...
·从AWE2025看行业发展风向(三)|...
·10元就能“复活”亲人?数字重生背后信...
·魔芋显“魔力” 相关概念股飞涨
·杭州商场流行宠物社交圈 解锁商业新空间...
·清明小长假 春游正当时 市集walk、...
·直播带货4000万元!董宇辉在西湖区“...
·浙江近千家政企启动鸿蒙应用适配,助推长...
·五颜六色的小番茄 有没有买来尝尝鲜?
·市营商环境顾问团为“小店经济”把脉问诊...
·户外运动描绘健康生活新图景
·让食品标识明明白白
·加强消费激励  服务提质升级
·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 小龙虾价格承压下行...
·外卖小哥身陷“算法束缚”等困境怎么破?...
·涉及网络安全、电动汽车等 今起一批国家...
·“购在中国 浙里首发”2025浙江首发...
·“物畅其流”折射消费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