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丧葬服务店开在家门口?特殊行业须划出“文明半径”
 
2025-04-02 10:52:17   杭州网

据3月31日红星新闻报道,近日,四川达州某小区楼下一家“丧葬服务大全”门店的开设,引发居民激烈反对。居民称广告牌“吓哭孩子”,店主则强调“合法合规”。

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只要符合工商登记条件,经营者即可依法开业。然而,丧葬行业因涉及传统文化中的生死忌讳,具有天然的情感敏感性。当“法无禁止即可为”遭遇“民有所忌不愿近”,矛盾一触即发。

事实上,国内部分城市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上海规定殡葬服务机构应与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广州要求殡葬用品店不得在校园、医院周边200米内经营。类似探索为平衡商业自由与公共利益提供了参考,但多地仍缺乏精细化管理,导致经营者与居民的权益陷入“零和博弈”。

城市公共空间的情感属性被低估,是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居住区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居民的情感共同体。丧葬服务广告牌带来的视觉冲击、居民对店铺周围“停放遗体”等行为的担忧,本质是对其精神安宁的破坏。此类“软性伤害”虽难量化,却真实影响生活质量。

要化解此类纠纷,需从法律与情感两端发力。在法律层面,可以加快完善行业分类管理规范,要求丧葬服务等敏感行业在开业前开展民意征询,设定与居民区、学校等场所的最小距离标准等。对已存在的争议门店,可设立“过渡期”,鼓励其迁至专业市场或独立区域,并给予税收优惠或租金补贴等。还可考虑拓展相关法律中的相邻权条款,将“心理舒适度”纳入权利保护范畴,为司法裁判提供依据。

在情感层面,社区不妨主动搭建居民与商家的对话平台,要求商家承诺不进行遗体停放、法事活动等行为,店铺牌匾和宣传标识尝试用“生命礼仪服务”等温和表达,并优化店面设计以减少视觉刺激等。浙江杭州某社区曾通过“商家开放日”,让居民了解现代殡葬服务的规范化流程,成功消除“晦气”偏见,足见增进理解往往比强硬对抗更有效。

对多元诉求的包容与平衡,亦是城市温度的体现。当法律为特殊行业划出清晰的“文明半径”,当社区以共情搭建信任桥梁,商铺招牌或将不再是冲突导火索,而成为城市文明多元共生的注脚。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王志顺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全球资源齐聚 消费供给升级
·高铁票怎么买最划算?计次、定期票适合哪...
·向“新”向智,消博会涌动消费新热潮
·“上新”不断、“破圈”不停 背后有哪些...
·“连农商行都只有一点几”银行存款利率又...
·投资回暖 消费市场“春意盎然” 重点领...
·抖音赋能餐饮,火锅品牌打造IP一年拓店...
·金价为何坐上“过山车”
·新规引航告别复原乳 纯牛奶驶向品质蓝海...
·算力加速融合催生信息消费新形态
·这些纪念币和纪念钞可二次预约兑换
·让消费纠纷化解快些再快些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 | ...
·江西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取得新突破
·石家庄创新推出消费维权体系管理平台
·当啤酒遇上龙井绿茶 茶啤混搭成消费新宠...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 杭州14...
·激发新型消费活力
·十大重点任务促健康消费
·能兼顾“一老一小”的家政员挺难找,咋解...
·外卖骑手生活调查:更关心“派单顺路”和...
·遭遇用户逃单,代驾司机只能自认倒霉?
·从健康饮食到智慧养老 你的健康消费这份...
·不产咖啡豆的浙江安吉 为啥有这么多“村...
·智能养老浪潮起 解锁晚年新“享”法
·福建出台支持首发经济专项措施
·“偕老游”奏响亲情经济动人乐章
·湖南岳阳:打造多元共治消费维权生态圈
·福州持续开展祭祀用品及殡葬领域市场检查...
·西安:建设“监检联动”机制 加强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