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最高法发布案例提示:选购农资产品当心虚假套路
 
2025-04-02 11:44:21   杭州网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为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种子、农药、化肥3类重要农资,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悠团”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具有较强代表性。

近年来,“农资忽悠团”成为一种常见的销售伪劣农资的犯罪形式,对农业生产、农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张某、司某在明知从焦某处购买的化肥包装袋为复合肥、实际为氮肥的情况下,纠集李某等10余人,先后在江西省永修县、福建省光泽县等多地以复合肥名义进行销售。”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法官陈琳介绍,该团伙通过赠送礼品、免费吃饭等方式引诱农民参加“讲座”,再由不法分子假扮专家推荐农资产品,最后利用打折、促销等话术诱骗农户购买伪劣农资。

“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对受理的此类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审判长、二级高级法官肖凤说,法院依法对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张某和司某分别判处11年和9年有期徒刑,还分别判处罚金90万元。

“农资忽悠团”组织化程度高、欺骗性强,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协作紧密,常深入农村地区流窜作案。最高人民法院提醒,农民朋友要警惕符合上述行为特征的兜售农资行为,谨慎选购农资产品,以防上当受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典型案例中,赵某在没有取得种子经营资质的情况下,购入无任何标签标识的带菌马铃薯种薯予以销售,导致农户种植150亩,后疫病流行、植株枯死、薯块腐烂,遭受54万余元特别重大损失。河南省上蔡县人民法院以销售伪劣种子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3万元;判决赵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贾某经济损失共计54万余元。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助理黄斌表示,农民群众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种子,购买时注意查看种子包装是否规范、有无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白包”种子。

近年来,具有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等优势的网络渠道,为农民选购农资提供了便利,但假冒伪劣问题也日益凸显,给溯源、维权带来较大难度。

典型案例中,张某某明知除草剂是不合格产品,仍多次购买并在多个网络电商平台注册店铺,通过低价、雇人刷单等方式吸引顾客购买,将所购农药销售给全国各地不特定消费者,金额达196万余元。福建省宁化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张某某销售不合格农药,其行为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肖凤提醒,网络电商平台绝非法外之地,制假售劣将受到法律制裁。农民朋友通过网络电商平台购买农资产品时,要注意查看商家是否有农资经营资质,如发现假冒伪劣农资,应及时举报、维权。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魏哲哲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全球资源齐聚 消费供给升级
·高铁票怎么买最划算?计次、定期票适合哪...
·向“新”向智,消博会涌动消费新热潮
·“上新”不断、“破圈”不停 背后有哪些...
·“连农商行都只有一点几”银行存款利率又...
·投资回暖 消费市场“春意盎然” 重点领...
·抖音赋能餐饮,火锅品牌打造IP一年拓店...
·金价为何坐上“过山车”
·新规引航告别复原乳 纯牛奶驶向品质蓝海...
·算力加速融合催生信息消费新形态
·这些纪念币和纪念钞可二次预约兑换
·让消费纠纷化解快些再快些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 | ...
·江西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取得新突破
·石家庄创新推出消费维权体系管理平台
·当啤酒遇上龙井绿茶 茶啤混搭成消费新宠...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 杭州14...
·激发新型消费活力
·十大重点任务促健康消费
·能兼顾“一老一小”的家政员挺难找,咋解...
·外卖骑手生活调查:更关心“派单顺路”和...
·遭遇用户逃单,代驾司机只能自认倒霉?
·从健康饮食到智慧养老 你的健康消费这份...
·不产咖啡豆的浙江安吉 为啥有这么多“村...
·智能养老浪潮起 解锁晚年新“享”法
·福建出台支持首发经济专项措施
·“偕老游”奏响亲情经济动人乐章
·湖南岳阳:打造多元共治消费维权生态圈
·福州持续开展祭祀用品及殡葬领域市场检查...
·西安:建设“监检联动”机制 加强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