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海口正式开幕。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品牌参展,成为我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大高端消费回流、推动新消费品牌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消费场景持续重构、品牌迭代不断加速的当下,消博会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展示会”,已成为观察中国新消费趋势和区域品牌崛起路径的重要风向标。以新茶饮、地方食品、国潮文创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品牌,正借助这一国家级平台加速迈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区域品牌集体亮相,品牌效应引领新消费 在消博会区域展团现场,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集中亮相,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这些代表各地特色的品牌不仅仅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区域品牌迈向全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路径缩影。 安琪儿酵母、稻花香酒业、东风猛士汽车……在消博会湖北展团现场,这些熟知的湖北本土品牌带来了最新的产品。作为湖北本土代表性茶饮品牌的爷爷不泡茶今年也首次参展,其以“东方香茶”为产品概念,带来了其融合湖北传统米酿与荔枝原汁的主打茶饮产品“荔枝冰酿”,引发行业关注。 爷爷不泡茶展台围绕“花开茶自香”的品牌理念,通过产品试饮、樱花打卡等场景设计,激活消费者互动体验,构建起“文化 + 情绪 +口感”的多维度消费认同。 不仅仅是茶饮领域,消博会也成为众多新文创、新零食、新日化等新消费品牌的重要“首发阵地”。从展位人流密度、社交媒体热度、到现场订单成交活跃度来看,“国潮品牌集体走热”已经成为本届消博会的显著特征。 国际品牌对接场,为地方品牌走向全球打开通道 作为展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消博会期间举行了“国际品牌对接会·湖北专场”,邀请国际采购商、跨境平台与湖北代表品牌进行面对面对接。新消费品牌如爷爷不泡茶,也作为本地新兴品牌参与其中。 这标志着地方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也在主动寻求国际表达方式。从产品标准化能力、品牌符号体系到供应链支撑能力,越来越多地方品牌已具备走出国门的基础。 消费品牌进入深水区,竞争力来自“文化价值+供应效率”双轮驱动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文化和个性表达需求的提升,中国品牌正从“制造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变。从新茶饮到新零食,从功能性护肤到情绪性香氛,消费品牌不再仅仅比拼原料和价格,而是比拼文化内涵与用户情感连接的能力。 以爷爷不泡茶为例,其构建的“东方香茶”产品体系,不仅包含以武汉茉莉、咸宁桂花为代表的地域茶饮产品,也通过联名营销、IP共创等方式持续拓宽品牌叙事边界。 这一转变,也对整个新消费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供应链标准化的同时,实现文化内容和产品体验的差异化?如何从社交媒体走向长期用户留存?消博会正在成为这些问题的最佳观察场。 消博会不是终点,而是中国品牌“集体破圈”的起点 从线下试饮场到线上种草场,再到国际交易场,本届消博会所释放出的新消费活力不仅是疫后复苏的回响,更是中国本土品牌能级跃升的佐证。 无论是如爷爷不泡茶这类的新茶饮品牌,还是在供应端不断创新的制造企业,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回应同一个时代命题——如何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中国品牌,成为全球消费者愿意选择的“品质选项”。 在新的内需格局下,品牌之路或许漫长,但在消博会这样的平台上,中国品牌已经集体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