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化妆品行业成网络谣言重灾区
 
2025-04-18 09:42:10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各类谣言也借机滋生、迅速扩散。以“致癌警告”“名单曝光”“警惕这些毒化妆品”等耸人听闻的言辞为标题的短视频屡见不鲜,一些未经证实、别有用心的“安全警示”“成分危害”等谣言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不仅误导消费者,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成为困扰消费者的问题。

谣言抹黑安全成分

网络谣言往往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利用人们的焦虑心理迅速传播。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共受理网民举报谣言信息1.47万条,汇集各类辟谣稿件2.1万余篇,其中化妆品成为网络谣言高发的行业之一。

有化妆品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护肤品、沐浴露、洗发水等产品中的一些成分成为了被谣言频频攻击的对象。这些谣言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引发消费者不必要的恐慌。

成为谣言“靶心”的成分之一就是防腐剂。不少消费者可能都刷到过“化妆品红黑榜”之类的视频,一些榜单宣称含防腐剂的洗护产品对人体有毒有害,会导致皮肤过敏、长痘甚至致癌等严重后果。但据行业内专家介绍,《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所列出的准用防腐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使用是安全的。

另据了解,在化妆品配方设计中,防腐剂至关重要,其主要作用是保护产品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同时可避免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发感染。一味追求无防腐剂或“谈防腐剂色变”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有护肤品研发专家表示:“化妆品成分的安全性取决于剂量和配方,而并非单纯看有无该成分。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成分表,防止被极端言论误导。”

荧光剂也是多年来被谣言不断攻击的对象。一些视频博主使用紫外线灯和荧光检测笔照射沐浴露、洗发水、香皂、护肤品等产品,随后宣称检测出超标荧光剂,并称其“有毒”“致癌”“致敏”。舒肤佳质量安全负责人表示:“舒肤佳沐浴露从未添加过任何荧光剂,舒肤佳品牌生产线现有全线产品均不添加荧光剂。” 至于视频中出现的荧光现象,该负责人表示:“有荧光反应并不等同于添加了荧光剂,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实际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在紫外灯照射下都会发出荧光,这属于正常的物理现象。想要准确证明一款产品是否含有荧光剂,必须由专业的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检测。调查发现,视频中博主常用的“荧光检测笔”本身就是一种智商税产品,其数据精度和验证逻辑都存在很大问题,因此视频中的检测方式和得出的结论并不准确。

硫酸盐表面活性剂成分也是较为常见的网络谣言抹黑对象。硫酸盐表面活性剂主要指SLS(月桂醇硫酸酯钠)和SLE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因其清洁力强、泡沫丰富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洗护产品中。攻击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的谣言主要是“致癌”,但实际上这并无科学依据。相关权威机构的安全评估表明,合规使用SLS、SLES并无致癌风险。

理性辨别网络谣言

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消费者应学会科学辨别,不被忽悠。那么,消费者到底要如何呢?

一是核查信息来源。权威机构通常会在官方网站、认证账号或主流媒体上发布信息。如果一则“惊人”消息仅出现在个人账号或小众平台,且缺乏官方信息的佐证,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二是理性分析内容。许多谣言利用夸张表述吸引眼球,如“震惊!”“速看!”“马上删!”等。消费者应冷静思考,该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有具体检测报告或权威机构背书?例如,网传“舒肤佳沐浴露含荧光剂”,但经权威机构检测该产品并未添加荧光剂,这说明该信息是捏造的谣言。

三是要善用辟谣工具。目前,多个平台和机构提供了谣言查证服务,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https://www.piyao.org.cn)、微博辟谣官方账号、抖音辟谣官方账号等。当消费者遇到存疑信息时,可通过这些工具进行核实。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资料图片

积极举报净化网络环境

除了提高自身辨别能力,一些平台、机构还号召消费者主动抵制谣言传播,积极举报不实信息,避免更多消费者受误导。

据了解,目前各大平台均设有举报入口,如抖音可长按视频画面,然后弹出一个页面,在页面中点击“举报”再选择“不实信息”即可;微博可点击博文右上角“…”,然后选择“投诉”中的“虚假信息”;小红书可点击笔记的右上角“箭头”,选择“举报”中的“虚假、不实内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的参与者,因此,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举报不实信息,共同营造更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同时,相关部门、机构、平台也应不断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净化网络环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利文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2项旅游国标发布 旅游餐馆公筷公勺使用...
·化妆品行业成网络谣言重灾区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买健康家电认准相关认...
·骗补暗流扰市场 国补红利当明享
·“厘清智驾边界 重塑安全驾驶”系列报道...
·别让AI洗头沦为智商税噱头
·不断丰富无理由退货创新实践
·吉林:预付卡消费遇难题 集体诉讼助获退...
·金包银项链发黑起纠纷 商品关键信息要告...
·北京发布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不合...
·福建龙岩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
·广东研究部署2025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
·明码标价不到位、收费标准不一致!电动自...
·湘鄂赣3省9市消保委签署消费维权合作协...
·吉林:预付卡消费遇难题 集体诉讼助获退...
·宠物托运:“毛孩子”与旅客同行的便捷与...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跨区...
·现做70道菜18元随便吃 杭州三里亭新...
·今起,有机会享"零门票"畅游江南春色 ...
·不一样“烟火”导航都导不到的小店,也就...
·浙江多部门联合推进“首发经济”
·一起去富春山馆放风 富春山居生活季今日...
·中国制造掀起“反向代购”风潮 美国游客...
·最快只要5分钟——吃进坏水果,变出环保...
·95号汽油每升下调0.4元 成品油迎三...
·上周猪肉批发价略涨
·菜市场里感受城市味道
·羽衣甘蓝走红背后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国标出台 明年7...
·户外运动将迎来更多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