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小县城如何撬动大市场——县域消费新趋势观察
发布时间:2025-08-21 10:07:47

我国县域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今年上半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增长4.9%,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8.9%。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提升”。当前,县域消费市场呈现哪些新气象?各地在激发县域消费方面推出哪些实招新招硬招?记者在多地进行了探访。

打造新型载体——

用好城市资源,提升空间利用率

赏夜景、逛集市、享美食……这个暑期,位于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古城内的首个“平急两用”商业综合体——中国供销·红花岗星悦茂商业街内人气爆满。自开业以来,该商业街就以沉浸互动式的消费体验,吸引许多消费者。

“出来逛商场,购物休闲、品尝美味必不可少。商场里商铺齐全,很方便。”趁着周末,当地居民王文和家人一起逛街,没多久就买了不少数码产品、运动服饰。

在商业街区一角的“供销超市”,方竹笋、白茶、辣椒、手工豆腐等遵义下辖乡镇的特色美食吸引了游客前来购买。“我们与周边20多个乡镇建立产销直供,为村民开辟新的销售渠道,也保障了产品的新鲜度与品质。”“供销超市”负责人谢相兴说。

县城中心核心商圈,人口集中、商业价值高,但同样存在发展空间受限、市政基础设施老化等短板。如何升级改造?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成为破题关键。

近年来,各地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措施,鼓励“平急结合”人防工程开发利用,支持地下商业、智慧停车、仓储物流等业态发展,以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旗下中国供销集团所属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打造“星悦茂”地下商业街区,走出了“人防商业”特色路径——以“平急两用”的地下商业街为核心,塑造“垂直城市”生态,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创新升级,激发县域消费新活力。

以红花岗星悦茂商业街为例,该街区重点做好两篇文章:

首先,载体创新,盘活“平急两用”人防资产,构建韧性商业基础设施。供销大集所属公司在当地将县域人防工程与现代化商业运营、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人防商业综合体,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功能复合的消费新空间。

其次,业态革新,构建新型商业生态,引领县域消费新风尚。精品咖啡、潮流买手店、体验式娱乐、创意市集…该商业街积极将一二线城市广受欢迎的新兴业态引入当地市场,填补消费空白;同时,积极发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引入互动体验装置、智慧门店,推广环保品牌,培育运动健康、护理保养等业态,满足县域居民日益多元化、品质化的生活需求。

新设施吸引更大消费人群。供销大集所属北京新合作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铁华介绍,今年以来,全国14省份21城的“星悦茂”人防商业街区客流量累计达1.35亿人次,同比增长8%。

【专家点评】

县域市场是扩大消费的新增长点。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各地对既有城市空间进行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从2023年初到2025年3月,全国共建设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2628个、乡镇商贸中心13391个、村级便民商店13.8万个,有效丰富了县域商品和服务供给。以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在全国建设运营县域商业综合体25个,涵盖超市、餐饮、影院、儿童游乐等多元业态,为当地打造了新的消费场景。面向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完善县域商业网络设施和业态,增强县城商业辐射能力,提高乡镇商业集聚效应,提升村级商业便民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李勇坚

推行智慧物流——

城乡“客货邮”模式既省心又省钱

近日,在湖南平江县梅仙镇石塘村村口的一间小超市里,店主秦正军正忙着和妻子打包村民刚榨好的茶油,店里堆满了等待发货的快递箱。

过去,秦正军要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几个小时跑20多公里去县城进货,再通过摩托车、小汽车运货回村。再后来,随着电商发展起来,秦正军每隔几天去县城进货时顺带会帮村民们把网购的快递拿回来,并把一些山货快递带去城里。如今,随着供销集采集配中心的建成投运,他和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现在在村里就能直接收发快递,我这里每天能收到30多件快递,相当于大城市的快递柜。村里往外卖的茶油、干辣椒等货物,以前没有直达的快递,辗转运送过程中常有包裹破损现象,现在发货到长沙能实现当日达,到广州、上海等地也只要两三天,又快又好,十分方便。”秦正军说。

中国供销·平江集采集配中心占地面积120亩,建有汽车商贸交易和智慧冷链物流两大中心,并承接平江县域客货邮融合发展项目,有效弥补平江县现有集采集配、车辆专业市场、仓储物流设施布局缺失、综合功能欠缺等短板,切实解决县域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供需不配套、配送服务“最后一公里”难打通的问题。

该集采集配中心负责人谢建军介绍,目前中心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智能仓储和分拣系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拣、统一配送,可实现快件全自动分拣到村级,实现共配共收,快件入库、上架、出库流程更加顺畅。现场测试显示,平均分拣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3万单。该集采集配中心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货物的自动分拣和转运,还能够实时监控货物状态,确保货物安全。

记者看到,这个集采集配中心还强化了一项专门服务农村的新功能——城乡“客货邮”,通过整合客运、货运、物流电商和邮政快递资源,实现一车多用,畅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物流服务,为当地贯通县乡村三级流通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目前,“客货邮”专线连接了23个乡镇,设立了434个站点,村庄覆盖率基本达到100%,与供销物流网点、邮政网点融合,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

“以前很多电商公司不愿在平江设立网点,因为物流体系不发达,发货成本高。随着集采集配中心落地,为农产品、休闲食品提供零担快运,很多电商运营团队都迁回了平江,依托智能云仓,低成本发往全国各地,村民寄递成本降低约50%,快递企业成本降低0.2元/件。”平江县快递行业协会会长罗长青说。

物流活,产销旺,生活美。借助物流新模式,平江县的酱干、油豆腐、火焙鱼、腊肉、茶油等特色农产品,进城物流成本降低了,销售渠道更多元了,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了。

【专家点评】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商服务站点已从县城向乡镇、村庄延伸。截至去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200多个县级公共寄递服务中心、超30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今年上半年,这一网络继续扩展完善,农村寄递短板正加速转化为行业发展潜力。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入实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目前,供销大集已经拓展十余个集采集配项目,运营了平江、邵阳、江永、五峰四个项目,全力打造集集采分销、加工包装、展示交易、冷链仓储、零担快运、直播电商、第四方共享物流于一体的集采集配中心,取得了良好成效,推动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体系,打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促进农货出山和农村消费提质升级。

——中国供销商贸流通集团负责人温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齐志明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