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老字号,尝遍舌尖美味
本报记者 李 刚
骤雨初歇,顶着逐渐上升的日头,在中国做翻译的美国女孩瑞秋早早来到广东广州市荔湾区的广州酒家龙津西路店,和最近来中国旅游的朋友们一起享用一次地道的广式早茶。
“我要虾饺、糖沙翁……”瑞秋点了满满一桌的点心。不一会儿,精致的广式点心端上桌,她拿起筷子,夹住一块裹满白色糖霜的黄色糖沙翁,咬了一口。“味道很像甜甜圈,香甜可口!”
随着更多外国朋友踏上广州之旅,瑞秋热心地当起了“小导游”。
“在广州,一定要打卡早茶,在吃早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餐具学习中国饮食文化,通过喝茶了解中国饮食礼仪,非常有意思。我的朋友们特别喜欢虾饺蘸醋的吃法,而且拒绝使用刀叉,愿意尝试用筷子。”瑞秋和朋友们在广州逛永庆坊,看粤剧,还到十三行买衣服。
“很多外国游客游玩永庆坊后会来到店里,他们大多是看到探店博主的推荐发现我们的,这里的特色广式点心很受欢迎。”广州酒家集团品牌管理部主管卢启文介绍。
“‘食在广州’是外国友人到广州游玩的重要活动内容,也是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广州食评家劳毅波说,过境免签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让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体验广州美食。
广州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今年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000万人次,居全国空港口岸第二位。其中,查验免签入境外国旅客超7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23.5%,占入境外国旅客总量的46.7%;近5万人次外国旅客享受到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同比增长25.6%。
“不少外国朋友早上品尝完早茶,中午打卡地道粤菜,晚上寻觅夜宵,他们对‘食在广州’有浓厚的兴趣。”番禺宾馆经理黄海东说。
“食在广州,味在番禺。”在番禺宾馆的番禺美食老字号富华宫中餐厅,来自德国的罗伯特和罗梅罗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名菜“爬金山”:鲮鱼在老师傅的刀锋下褪去细刺,雪白鱼肉经捶打化作鱼胶蓉,生菜垫底,腊肠粒、陈皮丝、马蹄碎点缀其间,虾籽与葱花为顶,当青花瓷盘托着这座“金山”置于热气腾腾的清水火锅之上时,宛如微型岭南水乡的缩影。
罗伯特和罗梅罗各持一把银色汤勺,在服务员的指导下从“山脚”螺旋式向上掘进,鱼胶蓉一羹羹扒入水中,翻滚、浸熟,最终变成鲜甜嫩滑的美味。
“很神奇,每一口的味道都不一样,前一口嫩滑,下一口又紧实,接下来又有爆浆的感觉……”罗伯特持刀叉,罗梅罗熟练地使用筷子,两人大快朵颐。
罗梅罗说,他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在德国就知道中华美食博大精深,这次有机会来广州,他和罗伯特尤其关注广州美食老店。
“其实我是一个离不开面包的人,但这一次广州之旅让我对中华美食有了全新的认识,前几天和罗梅罗一起品尝的‘荔枝菜’,既造型生动,又美味可口。”罗伯特展示这道菜的照片,墨鱼和虾剁泥裹脆糊炸出酥壳,再淋上糖与天然红曲粉调成的“荔枝皮”,就成了一颗颗“新鲜的荔枝”。
“近年来,来餐厅就餐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今年以来,我们店招待的外国客人同比增长在30%左右。”黄海东介绍。
当珠江两岸的璀璨灯火与老字号的袅袅香气碰撞融合,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品尝广州市井美味,爱上广式“烟火气”。
扫货高科技,带着空箱去旅行
本报记者 洪秋婷
“AI翻译器太神奇了,我说德语就可以和中国朋友沟通了!”“这么多AI眼镜、智能手表、无人机……我都看不过来了!”“这不就是一幅油画吗?怎么它还是电视机?”……在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群星广场购物中心,来自德国的小伙子凯和女友艾瑞斯被创维新推出的壁纸电视机所吸引,喜欢艺术的他想把这台酷似油画的电视机搬到德国纽伦堡的家中。
“这款壁纸电视目前在德国没有销售,但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通过国际物流给你送到家中,并可以协助你现场办理退税。”创维电器店销售人员通过AI翻译器和凯聊上了,凯还比画着这台电视机应该摆在家里哪个位置。
“这里的创新太酷了!”这是凯第一次来到深圳华强北。“听说这里是中国的电子产品城,真应该早点来。这里产品真的太丰富了。”
在德国,凯是一名羽毛球教练员,但他的生活场景中已经有不少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我以前当运动员的时候,放松肌肉必备的筋膜枪就是中国制造的,家里的电饭煲和酸奶机也来自中国。”凯说。
“我感到中国的制造能力很强大,在深圳,有很多创新性的电子产品,很好,很酷。如果我的公寓够大,我会考虑买一台100英寸的智能电视。”凯笑着说。
游在中国、购在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游客的新选择。在深圳,华强北是外国游客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
“1.45平方公里的华强北,拥有各类批发市场40多个,经营主体11万户。得益于过境免签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给游客带来的便捷,今年以来,来华强北的外国人增长50%以上,现在每天有超过7000名外国游客来到这里。”华强北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胡华武说。
在华强北远望数码商城,来自摩洛哥的游客凯瑟琳和丈夫一人推着一只大行李箱在购物咨询,了解手机支架、吹风机等电子产品性能。经过店员的简单介绍,她很快入手一款吹风机和一对智能耳机,轻松地扫码付款后又去往下一个柜台。
“入境游客喜欢选购耳机、AI眼镜以及半导体手持制冷风扇。今年欧洲天气比较炎热,有一名外国客人一次性买了两箱半导体手持制冷风扇。”巴柏沙电子产品生活馆负责人卢华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外国客商增加20%,高峰时段店里有30%的客户是外国人。
在外国游客眼中,深圳特产就是各种新奇好用的电子产品。在华强电子世界商城悦鑫宇智能健康馆,记者看到三名印度游客一次性买走了三个49键便携式手卷钢琴;隔壁的英国游客挑了三款智能耳机。他们双手提着购物袋,满载而归。
有些拿样品的散客,后来慢慢发展成下大订单的固定客户。“外国客人开始会少量买样品,采购很多感兴趣的各种新品带回去,经过测试使用没有问题后,会通过微信和邮箱再和我们沟通细节。沟通满意后,有些客人会通过邮件直接下大订单。”深圳市达源泰网络通讯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秋圳介绍,有时店里会忙到夜里一两点。今年1月以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固定供货关系的海外客户达上百个,做成了价值几百万元的订单。
“去中国,要带着空箱子!”已经成为海外社交平台上“中国游”“中国购”的热门标签。深圳华强北正是海外游客奔赴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在这里,“中国智造”成为被追捧的“明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