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聚焦
案例聚焦
江西通报10起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2023-02-10 11:27:32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蔡军辉 记者朱海)2022年,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在医药卫生、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养老诈骗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虚假宣传、商业诋毁、仿冒混淆、不正当有奖销售等各类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累计立案239件,罚没金额达1462.65万元。2月9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10起涉及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江西徐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无偿”为名贿赂医疗机构案。当事人为谋取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以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某医院有血气分析设备的相关需求为由,向该医院无偿提供了相关设备,并约定该医院只能使用当事人公司提供的相关耗材在此机型上,借此捆绑销售耗材,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机会。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商业贿赂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2.36万元,罚款10万元。

江西九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傍名校招生培训案。当事人以某知名高校和该校日语培训部的名义招收学生,但不能提供该校授权许可及其他相关证明。在招生、培训中对升学、考试通过率、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50万元。

上饶市屹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刷单炒信案。当事人通过招聘人员,以微信给付佣金或礼品的方式,联系刷单人员在某电商平台进行网络刷单炒信,虚假提升其网店所售有关商品的销售量与好评率,以获取竞争优势和更高的平台排名。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10万元。

瑞金市象湖中艾向阳路店诋毁其他经营者案。当事人在经营场所张贴文字及宣传海报,宣称其销售的羊奶粉生产过程“高保鲜无污染”,其他奶粉生产过程则是“低保鲜有污染”,该比对内容无法证实,且其宣传信息为虚假信息,既误导了消费者,又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商业信誉。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商业诋毁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以罚款10万元。

永丰县众孝健康养生馆诱导老年人违法会销案。当事人在经营场所张贴所经销产品具有治疗各种疾病、具有保健作用等功效的宣传牌,多次以举办健康讲座、茶话会、赠送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参加现场讲座,从而向老年人宣传其产品可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诱导老年人购买,且无法对其宣传内容的真实性提供相关证明。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20万元。

景德镇市珠山区品古堂陶瓷工作室博眼球引流直播带货案。当事人在其经营的抖音店铺直播销售陶瓷产品时,宣称某货品摔碎了也值2万元等不实内容,通过夸大产品实际价值、虚构材质纯度、虚构用户评价等商业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从而达到提高销量的效果。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26万元。

萍乡市正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擅用知名品牌混淆经营案。当事人厂房标注某品牌商用车服务中心、江西东贸萍乡分站等字样,擅自利用该品牌的知名度从事汽车修理、维护等服务业务,进行混淆经营,但无法提供其与该知名品牌的相关合作协议。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商业混淆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3万元。

九江市筑康贸易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当事人在经营场所对所销售的床垫宣称具有疾病治疗等各种功效,诱导产品销售的主要对象为老年人,但该产品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专利发明书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均未表明该产品具有其所宣称的疾病治疗功能。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26万元。

赣州市章贡区小博士玩具店借“盲盒抽奖”之名诱导消费案。当事人经销的16种标示“现金盲盒大抽奖”等产品,经生产厂家设定产品无法中奖及兑奖,并由产品代理商或业务员明确告知了当事人,但当事人仍然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销售。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3万元。

鹰潭市月湖区芳香年华美容店虚构产品功效案。当事人宣称其销售的美容产品具有“从细胞层面重新定义健康和美容”等功效,而该产品实为普通化妆品,不具有“细胞再生、清除炎症”等医疗功效。当事人还在经营场所张贴其所售产品为央视某栏目重点推荐品牌,但无法证明真实性。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1万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朱海 蔡军辉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山东济南: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行动...
·北京东城:对北京大明眼镜股份有限公司开...
·浙江临海发布首个消费纠纷诉调对接省级地...
·福建开展“校园食安”行动 筑牢校园食品...
·“互联网充值返券”投诉集中爆发 四川自...
·网红巧克力品牌“每日黑巧”过度包装被通...
·制止餐饮浪费 |“小封签”发挥“大作用...
·针对影院变相强制租售3D眼镜等问题 北...
·数字化快车助力充电桩鉴定 跑出“杭州加...
·《羊绒衫收货却发现没有图片上的“毛绒”...
·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开学“第一餐”...
·LV要涨价?进店后要啥没啥?轮番涨价成...
·退款要分4个批次、历时8个月支付?律师...
·近期本地蔬菜供应量猛增
·丰富场景 多地提振消费妙招频出
·土特产品搭上冷链“快车” “冷”服务让...
·以法治化护航市场化 全面注册制下“零容...
·旅游消费明显复苏 “让更多的朋友来中国...
·新式茶饮快速崛起:单日卖出30万杯,市...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动力足
·遏制外卖餐饮浪费需强化多方“光盘责任”...
·这款号称“炸万物”的锅会致癌?空气炸锅...
·年轻人的梦中情屋
·电动车电瓶在冬天性能下降? 律师:建议...
·浙江辣和湖南辣谁更厉害 算好时间吃烤肉...
·杭州人有多想出境游?全国排第四
·200万元补贴独立站 跨境电商出海获杭...
·文旅、民谣、社交……这个在丽江起家的网...
·出境游重启 多家航司加快恢复国际及地区...
·存款利率下调,储户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