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大数据不仅“杀熟”,还能“杀生”?
 
2022-11-02 15:10:51   杭州网

同样的商品,对老用户的价格比新用户更高的大数据“杀熟”已不新鲜。近日,有消费者向《工人日报》记者反映,相同的链接、同样的产品,新用户收到的商品质量却远低于老用户,该消费者怀疑自己被大数据“杀生”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和男友在同一家店铺买了两条一模一样的项链,质量却有天壤之别。”今年8月份,来自广东的张女士在某珠宝旗舰店网购了一条珍珠项链,收到后很满意。接着,她的男友为了孝敬“准岳母”,在同一家店铺下单了一条款式、尺寸、价格完全相同的项链。然而,张女士表示:“两条项链的珍珠完全不同,明显一大一小。”

张女士仔细对比发现,两条项链的链接、发货单完全一致,可品质、品相、尺寸都有明显差异,这让她很不理解:“客服说这是珍珠天然生长导致的,但用以解释如此大的差异难以服人。”张女士坚持认为,商家利用大数据分析出自己是女性,在首饰选品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同时分析其男朋友未搜索了解过相关产品,缺乏甄别能力。“我怀疑遇到了大数据‘杀生’。”张女士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时遇到过与张女士类似的经历。消费陷阱难道披上了新的“外衣”?大数据“杀生”真的存在吗?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认为,大数据“杀生”并不符合数字时代的商业逻辑。“对于商家而言流量很重要,没有理由对慕名而来的新顾客泼冷水。消费者观察到的大数据‘杀生’,可能是用户画像中一部分客户被认定为高端客户,而另一部分不是高端客户。”沈艳说。

“无论是大数据‘杀熟’还是‘杀生’,都是平台经营者基于算法等技术手段分析出消费者的偏好,对相同的商品差别定价或者区别服务。”沈艳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数字技术优势的副产品就是基于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差别定价。但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生产商和消费者的中间平台,如果信息不对称、规则不明晰,就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商家利用大数据“杀熟”或者“杀生”的印象。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联合360集团发布的《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有七成公众感觉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

沈艳建议,面对算法等技术手段分析消费者偏好可能产生的违规行为,要推动算法审计,评估算法中一些参数和权重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通过调整权重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也要让消费者、平台方、监管方等各方理解算法规则,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郜亚章    编辑:郑海云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天猫双11开卖首小时102个品牌成交额...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正式实施
·来宠物派对帮“毛孩子”交个朋友 宠物需...
·“双十一”首个高峰到来 杭州海关24小...
·超20城首套房贷利率低于4% 四季度仍...
·首批进博会进口冷链展品集中运送至国家会...
·听跨境电商的生意经 更多中国“尖货”出...
·杭州成澳门第三大客源地
·总派奖奖金高达12亿元 双色球大派奖今...
·“围炉烤茶”火遍杭城!这样的新中式茶饮...
·浙江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成效显...
·30个浙江首批“263共富农产品”公布...
·新天地活力街区开出“马戏市集”
·就在今天晚上八点 第二期“西湖区文旅消...
·22城二批次集中供地落幕:土拍市场持续...
·明年起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或可转...
·特斯拉六连涨后突降3.7万元 新能源汽...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暂时关闭
·高跟鞋还有婴幼儿版?有家长买给刚学步的...
·万物皆可长辈版 电商“啃老”背后的市场...
·低至10元便能入手“保障”看直播买保险...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冰雪运动提前升温小众运动持续“出圈”,...
·设施蔬菜“挑大梁” 丰富百姓“菜篮子”...
·商务部: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增长态...
·山西忻州:为个体工商户纾难解困
·北京怀柔:规范医疗卫生领域价格行为
·北京海淀:召开高校餐饮创新合伙人座谈会...
·约谈企业30余家 北京海淀开展化妆品“...
·发布了!国内新开超400条航线!1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