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辽宁发布医美消费“避坑”提示
 
2022-12-07 09:16:07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医疗美容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热玛吉”“水光针”“线雕”等医美项目也越来越火。然而医美行业鱼龙混杂,相关消费纠纷甚至事故时有发生。12月6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医美消费“避坑”提示,提醒消费者在接受医美服务时,要做到理性选择、防范风险。

要树立对医美的科学认知。小到注射用透明质酸钠(俗称玻尿酸)、肉毒素,光疗(红光、蓝光、紫外线等)治疗痤疮、拉皮,大到磨骨、隆鼻、抽脂等都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而医疗美容行为是一种医疗行为,具有一定风险性,可能会产生并发症,并非绝对安全可靠。对此,消费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不要盲目选择医疗美容项目,事前应清楚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

要选择有资质的医美机构就诊,确认医护人员是否有相应资质。按照规定,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必须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护士资格。消费者不要接受未依法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或医疗教育、科研相关职称的人宣称为“医生”“医学专家”等所谓医学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美容服务。不要接受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备案的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

不要轻信医疗美容机构的口头承诺。消费者一定要与医美机构达成书面服务协议,并且注明服务内容、产品信息、权利义务等要素。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不要轻信网络平台、朋友圈、代购等医疗美容消费信息。不要因为“网红”推荐就盲目跟风,也不要被所谓的养生知识、人物专访等虚假及过度宣传所迷惑。

美容就医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举证能力。按照规定,医疗美容机构开展项目和收费应当公示,并为消费者开具医疗收据(发票)。消费者要妥善保管好消费凭证,发现医疗美容机构有不规范、不合法的行为,要向市场监管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投诉。一旦发生医疗事故,要第一时间向诊疗机构提出要求封存住院病历,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消费者还要及时前往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与医美机构产生纠纷时,消费者可以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王文郁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广西南宁:护航校园饮食安全
·我省个别地方热销药品断货涨价
·哄抬须打击 囤药须引导
·融资更便捷 萧山区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可以...
·杭州萧山机场海关查获濒危黄檀手串超10...
·“摇一摇”不应变成手机软件的摇钱树
·长租公寓市场调查:给年轻人提供什么样的...
·“银行”字样本就不应被滥用被蹭热度
·稳消费重在畅流通
·60家支付服务商被取消备案资格
·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销售热度不减 专家...
·青海海西州消协完成通信领域消费公平课题...
·浙江宁波:织密筑牢“一老一小”权益保护...
·陕西汉中:聚力“十大攻坚行动” 让群众...
·甘肃临泽:六项举措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安徽阜阳:柔性执法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宁夏石嘴山:聚焦投诉热点 保障“舌尖上...
·天津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桩强制检定实施方案...
·福建厦门:提升公众安全用药意识 营造全...
·福建龙岩:吃火锅“三防”护健康
·浙江宁波高新区开展网络消费安全宣传活动...
·浙江:让帮扶见真效 助力小微企业质量认...
·广东佛山首推连锁餐饮企业直营门店“守信...
·湖南省立法推进居家养老助餐服务
·助推“浙江方案”走向世界
·过去一周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交额呈增长趋势...
·全国快递日均业务量迅速重回3亿件以上
·全国多个城市机票预订量翻倍增长
·纤维艺术展、毛绒集市……等你来玩!
·微醺香甜 不到十块钱!这款“热啤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