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三招防范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2023-09-20 11:13:03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当前,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金融监管总局9月19日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高度警惕此类诈骗,谨防财产损失。

据介绍,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通常通过三种途径实施:

一是以“保本高息”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不法分子假借债券投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P2P投资、外币投资等概念,推出所谓“投资理财神器”,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宣称“稳赚不赔”,以高返利、按月返利、保持现金流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关注。

二是以“专家内幕”虚假消息诱导投资。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添加消费者好友,将其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理财专家,以“投资暴富案例”“直播课”骗取消费者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消费者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内部消息”“会员渠道”“特殊资源”等诱骗消费者参与投资。

三是以“投资返利”虚假平台转移资金。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或仿冒投资平台,向消费者发送虚假链接,引导消费者下载APP进行投资,并以小额投资返利作为诱饵,不断引导消费者加大资金投入。不法分子随后迅速转移资金,甚至利用消费者急于提现的心理,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名义,收取所谓“保证金”“解冻金”等,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资金损失。

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监管总局提示消费者做到以下三点:

不触碰所谓“保本高息”理财产品。根据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消费者应认清银行理财、基金、信托、期货等均不是存款,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息”“专家保证”等均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套路,应提高警惕。

不轻信来路不明“小道消息”。消费者进行投资理财时应首选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不轻信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传播的“小道消息”以及无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热线等咨询核实。

不贪图“一时便宜”因小失大。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切忌侥幸心理、赌博心态。对陌生来电、邮件推销等非正规网络途径诱导投资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轻易授权非官方APP使用协议;拒绝与陌生人共享实时位置、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此类诈骗造成的损失金额巨大,受骗人群众多。”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提醒说,消费者应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应及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银行账号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福建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将再修订
·黑龙江绥化:排查“双节”特种设备安全隐...
·江西开展中秋节日食品专项抽检 5批次食...
·福建泉州公开征集“霸王条款”侵权线索
·福建漳州:严厉整治“鬼秤”
·北京石景山:专项检查阳澄湖大闸蟹
·遏制商家恶意毁约还得多出点“硬招”
·国内油价或创年内最大涨幅 加满一箱多花...
·浙江省构建亚运会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境外...
·10月1日-3日 2023第七届杭州(...
·未来生活节“先发彩蛋”今晚亮相 城市运...
·广西北海禁用“生鲜灯”关掉生鲜食品“美...
·福建开展中小学配餐单位食品安全风险评价...
·黑龙江哈尔滨发布网络交易信息监测地方标...
·河北邢台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435个
·黑龙江鸡西 精准扶持冷面行业提档升级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开启
·两部门发文规范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 应建...
·8月房价上涨城市减少
·杭城新网红!盒马的贵医月饼销售首超榨菜...
·商场里也可以买到杭州亚运会特许商品
·5万居民买菜不再难 河庄农贸市场开了
·杭州首批14家离境退税 “即买即退”试...
·亚运消费季系列活动开启 “食尚上城”诚...
·北京市文旅局: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和退...
·组团拼手速仍一票难求,演唱会缘何火爆
·演出品类不断丰富 文娱体育会展消费热度...
·经济观察:让“超长黄金周”更好释放旅游...
·同一场电影票价不同 一张电影票背后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