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
 
2024-03-08 09:34:58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熊铮 记者朱海)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野生蘑菇纷纷“冒头”。3月7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告诫消费者注意防范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成人毒性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目前,我国已知的毒蘑菇有480多种,但不同毒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不同。

毒蘑菇中毒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七种类型。其中,急性肝损害型引起的中毒最为严重,且常存在“假愈期”。患者在恶心、呕吐、腹痛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会出现自我感觉康复,这段时期称之为“假愈期”,但1—2天后再次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因此,需特别注意“假愈期”,避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事实上,根据颜色来鉴别毒蘑菇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纯白的“白毒伞”却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也是近年我国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元凶。可见,不能仅凭颜色来判断蘑菇的毒性。

毒蘑菇虫蚁不食?人与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不能简单根据虫蚁是否取食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同一种毒蘑菇可能对人和昆虫来说是“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有分泌物或者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这种说法并不绝对,有的毒蘑菇有分泌物或者会受伤变色,有的食用菌(如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也有分泌物且会变蓝绿色。

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银针验毒的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毒蘑菇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至于毒蘑菇致大米、大蒜或灯芯草变色的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

毒蘑菇往往有鳞片、黏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这条标准虽然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大波毒蘑菇,却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蘑菇,更不能理解为“没有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无毒的”。如亚稀褶黑菇,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但误食却会导致溶血症状。

野生毒蘑菇与食用菇在外形上相似,仅根据其形态、颜色、气味等外在特征很难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很多“民间偏方”都没有科学依据,一旦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切不可将“经验”作为判断依据。毒蘑菇的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

预防毒蘑菇中毒,关键就是做到勿采、勿买、勿食。不随意采摘野生蘑菇;不在散商游贩处购买野生蘑菇,即使是在正规超市、农贸市场,也要小心谨慎,不轻易购买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做到没吃过的、不认识的、没把握的,都不要吃。

万一误食野生蘑菇后,且发生头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就诊;等待救治过程中,可饮用大量温盐水,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部,进行催吐;保留剩余蘑菇样品或把进食蘑菇的照片提供给专业人员,作为救治参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朱海、熊铮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暑期多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 让体育...
·产业链整合与跨界应用是重点发展方向 核...
·暑期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文旅市场“热”力...
·家电去旧换新:换出消费新活力 服务质量...
·新规实施后,大量附购物链接探店视频仍未...
·首届海洋滋补品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广州...
·福建飞行检查18家药品批发企业及30家...
·吉野家、茶百道、莫酸奶等多家餐饮店因食...
·福建福州开展电梯安全监督检查活动
·直播间“秒杀”29次却不会退货 123...
·浙江绍兴开展夏季小家电专项检查
·广西北海:开展“你点我检走进开海节”活...
·广西博白:开展夜市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
·吉林大安:助推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能力建设...
·山东省烟台市消协开展开放日活动
·广西开展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
·江苏常州:巧借行业协会“妙手” 助力装...
·校园食品安全|福建厦门完成两轮中小学食...
·报道追踪:江苏省消保委启动文娱演出票务...
·深圳、澳门两地消委会公布25款鲨鱼裤比...
·快检牛肉兴奋剂、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
·炎炎夏日 冰咖在手 省消保委发布咖啡消...
·低价桶装水灌入品牌水桶 就能“华丽变身...
·一年前订购的羊奶换了品牌 每周配送数量...
·“中药+”席卷餐饮界 杭州一中药面包店...
·稍不留神出手小几千 冷门贝壳收藏会否呈...
·国内订单同比增长超四成 暑期租车自驾游...
·杭州市新时代消费帮扶研究院揭牌 助力乡...
·是竞赛也是交流 为个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 共筑监督机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