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新农都水产批发市场销售的鲜活水产品占据着全省近80%淡水产品交易量,通过近几年市场监管部门不断的引导规范、强化监管、加大抽检、严格处罚等持续严格管理,新农都水产市场的水产品交易逐步走向规范,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 此前,萧山区市场监管局新街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新街所”)通过对几年来各级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水产品种和来源地进行分析,并结合日常检查和监管中发现的市场内存在部分经营户执照主体与经营者不一致,产品产地证明或购货凭证信息不全、相互矛盾,销售水产品拒开票据等行为,梳理出当前监管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努力寻找破解顽疾问题的解决方案。 据萧山区市场监管局介绍,新街所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力度,摸清市场内经营户的底数和主要销售品种,排查分析存在重点隐患的水产品种和经营户情况,并与公安部门联动,通过细化工作分工,共同制定整治打击方案。 “6月17日夜间,新街所和公安部门联合出击,出动执法人员和警务人员16人次,分多组突查新农都水产批发市场。根据整治方案部署,重点对市场内销售牛蛙、河虾和鳗鱼等重点水产品种经营户的主体资质情况、进货索证索票查验情况、销售开票和台账记录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同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安排检测人员配合市监所进行监督抽检,对试图停止交易规避检查和监督抽检的经营户,由派出所警务人员进行现场控制。通过夜间四个多小时的现场执法,共计检查经营户23家,监督抽检牛蛙、虾类、淡水鱼等鲜活水产品29批次。对1家涉嫌无照经营、2家未执行索证索票等进货查验义务的经营户进行立案调查。”萧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6月17日夜间执法期间,市场监管所在公安部门大力支持下,对市场内所有销售牛蛙的经营户、今年以来被外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报涉嫌销售过不合格水产品的经营户进行全覆盖监督抽检。对近两年内两次以上被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的经营户向公安部门进行通报,由公安部门列入重点打击对象,并对不合格水产品来源渠道进行进一步追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