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燕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浓缩进一块块智能屏幕。科技的发展,不断进化的智能产品、互联网能破解视障人士曾经受到的约束,赋予他们新的“自由”吗? 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关于视障人士使用智能产品、互联网的数据十分匮乏,但从2018年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视障用户基本情况报告》中可以窥见一斑:我国有600万视障者拥有智能手机;在接受调查的视障群体当中,有86%的视障者手机中安装的APP数量在10个以上。 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无障碍信息建设加速推进,智能产品已经成为视障人士,尤其是年轻一代不离手的产品。智能产品为他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门。 离不开的智能产品 “我每天有五六个小时都在玩手机,一离开手机心里就发慌。智能产品、APP你们用什么,我就用什么。我家里还有小度智能屏、笔记本电脑。”北京石景山金府路一家盲人按摩店的盲人按摩师刘晶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记者打开刘晶的手机界面看到,微信、淘宝、京东、饿了么、滴滴打车、喜马拉雅FM……当下热门的手机应用应有尽有。 在采访中记者惊讶地发现,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了视障人士的标配。他们对于智能电子产品的热衷度、依赖度不亚于普通人。但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通过听来了解屏幕上的所有信息。据了解,目前主流的智能电子产品都有读屏功能,只要启用这一功能,使用者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划过地方的内容就能被朗读出来,然后通过手指的敲击就可以进入下一层界面。“普通人可以一目十行,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语音速度快速接收信息。”刘晶对记者说。 语音,成为视障人士使用智能设备的“导盲犬”,让他们可以使用智能电子设备,畅游在网络世界中。 “自从有了智能电子产品,很多事都可以自己干了,不用再麻烦别人。”和刘晶在同一家按摩店的按摩师张廷轩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我年纪比较大,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受店里年轻人的影响才用上了智能手机,还和同事们一起买了小度智能屏。有了这些设备确实方便,现在我每个月给上研究生的女儿转生活费都是从手机转的,不用再去银行了。从女儿上大学走的那年起,每到夏天的时候就要麻烦邻居帮我把空调转换成制冷模式,到了秋天又要麻烦人家转换成制热模式。现在小度智能屏和新空调之间可以实现智能链接,安装师傅帮我调试好了,我控制空调只需要说话就可以了。另外,想听什么小说、歌曲,直接说出来,它就会自动搜索播放。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这就是新闻里说的无障碍、人性化、科技向善吧!” 梦琪幼年失明,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视障交互设计师,独自留在北京工作生活。她对于智能产品的使用非常熟练。她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办公室里,别人用眼睛看着打字,我带着耳机,听电脑给我读屏,通过听来了解文档内容,或是自己写文档。虽然多数办公软件使用起来还有困难,比如Excel表格我就很难将数据、文字填进格子中,但是我可以用word把我要阐述的内容写下来,还可以麻烦同事帮我加粗字体、排版。现在,我能够和普通人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工作,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梦琪还告诉记者:“有了智能产品,我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听各种知识,还可以从百度上查找感兴趣或是不了解的各种东西。智能产品让我们的学习也变得更加方便。” 在智能产品的帮助下,视障人士的生活、工作、学习正在开始和普通人同步。 特殊功能让产品有温度 “检测到1张人脸……检测到2张人脸,位于屏幕中央,可点击拍照。”在手机语音的提示下,记者和视障人士刘英宁用他的手机拍了一张合影。 手机拍照功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项常用功能,但对于使用智能手机的视障人士来说,看不见画面,无法用手机拍照记录生活中的瞬间。记者注意到,刘英宁这款手机的拍照功能经过无障碍优化,开启无障碍模式后,手机会实时将相机捕捉到的画面用语音描述出来,并自动切换角度。视障拍摄者可以通过语音描述,确定拍摄对象在镜头画面中的位置。 “也许有人会问,视障人士需要手机壁纸吗?需要拍照吗?其实,他们都需要。”小米手机有关人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我们研发团队有两个视障用户群,加起来大概有1000人。都是从视障论坛一点点拉进来的,在群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需求。比如,一位视障老先生为了寄托对已故亡妻的情感寄托,要把妻子的照片做成手机屏保;一位视障妈妈想记录孩子成长瞬间。了解这些需求后,我们就会通过技术研发在手机中实现。目前我们处理了超过1500个无障碍功能反馈问题,对40多个系统应用进行了无障碍优化。”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智能产品都具有很多人所不知道的特殊功能,在这些功能的帮助下,视障人士可以更加顺畅地使用产品,体验科技带来的便捷,感受科技带来的温度。 视障人士的视力障碍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手机针对色盲、色弱人士开发了色彩校正、增强功能。一位色弱人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我的世界几乎是没有色彩的,经常会因为无法识别颜色而无法识别图片的内容。而我用的手机具有色彩增强功能,只要打开设置中心里的无障碍色彩视觉增强功能,手机就会进行色彩测试,再通过测试的结果开启色彩视觉增强功能。虽然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感受图片丰富的色彩,但是可以实现识别图片内容的需求。” 经常使用小度智能屏的刘晶告诉记者:“我尝试过多种类似平板电脑的设备,有的设备一旦设置读屏模式,所有的页面内容就都变得简单了,还没有弹窗广告。” 据百度的一位相关人士介绍:“为了让视障人士使用更方便,小度智能屏做了一个设置,一旦进入读屏状态就会自动进入简洁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视障人士更容易读屏、点击。” 因人而异、注重不同群体的需求,正是科技进步所追求的。这种追求让视障人士越来越轻松地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无障碍建设实现使用公平 2021年4月,浙江省绍兴市盲协组织了首届盲人电脑培训班m20多位视障人士参加电脑培训,学习上网“冲浪”;2021年8月,天津市河东区残联举办年度盲人智能语音手机使用培训会…… 据了解,为了用科技手段帮助任何人在任何场景下,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各地有关部门都在视障人士中积极地推广智能产品的使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残障者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的是能够融入社会、能够得到平等对待、能够接触到像健全人一样充分的信息。”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秘书长梁振宇认为,“互联网是残障群体融入社会非常关键甚至是唯一的渠道,如果智能产品没做好信息无障碍建设,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关闭了整个世界。” 信息无障碍建设不仅仅是教会视障人士使用电子设备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设备、网络本身变得能够适应视障人士的需求,没有使用障碍。小米技术委员会的朱汐曾组织过一次视障用户对产品经理的“吐槽大会”, “他们整整吐槽了两个小时,如果不是视障用户直接在产品经理面前说出了各种功能对视障群体的不友好,我们可能很难意识到这个群体的需求,或者即便知道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朱汐说。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主要用于互联网环境,通过对互联网产品进行易用性、可用性等优化,可以被老年人、视障者、听障者、读写障碍者等用户顺畅使用,同时可以更高效、更便捷地被所有用户使用。 为了能够弥合“信息鸿沟”,有关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发展信息无障碍,将信息无障碍作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文明城市测评指标。 2021年11月,中央网信办出台《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显著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建成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字技能稳步提升,数字鸿沟加快弥合”。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智能产品就像给视障人士打开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他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