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这个短裤是那种某天丝的一个面料,穿在腿上是会呼吸的……”播间内,主播正在推销一款牛仔短裤。而在该商品的详情页却显示,商品的面料成分为100%棉,与主播描述的天丝(莱赛尔斯)并不符合。该主播这一行为被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直播电商数字治理平台发现了。“平台通过抓取‘天丝’‘100%棉’等关键词,从而分析发现涉嫌违法行为。”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说。 据悉,5月16日,上城区直播电商数字治理平台经过半年试运行后正式上线。借助该平台,执法部门将紧盯网红主播和直播带货的头部公司,将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行为作为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直播(网红)产业快速发展,网络交易场景不断拓宽,新的网络交易生态圈不断形成。与此同时,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刷单炒信、虚构流量等直播乱象也时有发生,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而传统监管手段面临的反应滞后、取证固证难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监管效能的发挥。 如何破题直播电商治理难题?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主动牵头,全面梳理直播电商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首推“绿色直播间”建设,并在杭州市上城区试点创建省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上城区创新性地提出直播电商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方案,并由上城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网信办、区发改局等部门协同推进,力争实现线上监管、以网管网、技术管网。 据介绍,上城是直播电商大区,目前有10大直播园区,呈现产业集聚、发展良好的势头。而九堡作为杭州最火热的电商直播基地之一,在各个创业园区内,各间写字楼里,如今活跃着约600家网红孵化与营销平台,有着超过1万名的电商主播,数百家品牌代理商和供应链企业。 “我们通过调研直播行业,共梳理11项需求,谋划10个应用场景,集成2张数据清单,4张系统清单,打造平台基本架构。”上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对直播电商的数字治理分成了人、货、行为和治理四大部分来进行管理,即直播主体、商品监测、行为检测和数字治理四个维度,为直播电商的综合治理赋能。 运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建立了违法行为关键词库、智能分析模型(关键字审核模型、声音比对模型、图像比对模型,价格模型)、违法行为智能识别标记等,对直播电商企业视频数据开展智能分析,比如,在一条视频中,人工智能分析系统通过“敏感关键词”算法分析出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使用了“原版”,“和原版一模一样”等敏感关键词,且主播在直播中多次提到香奈儿、Coco handle等品牌名称。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复核后,将其列为违法线索,并将直播视频证据等资料移送市场监督业务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该平台还实现了与其他部门的多跨联动,包括与公安部门行刑衔接,与发改部门信用共享,对主播涉精神文明言论与网信办联动等。 随着系统投入运行,不断开展违法行为的识别、预警、处置和反馈,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从以往依靠群众投诉举报开展事后的被动处理,到利用系统监测主动发现、事中规范,监管的关口实现了前移,一旦发现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可以立即采取停止等措施消除影响,防止危害行为的扩大;同时,通过“以算力换人力”的智能巡查,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巡查的问题不足,实现了监管机制的重大重构。 截至目前,平台已将上城区692家直播企业和1142个直播间纳入平台监管,自动巡查直播视频4020个,排查相关涉嫌违法线索341个,行政指导15家次,立案查处3起,实际检验了平台的实战能力,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直播行为形成震慑,助力形成诚信、放心、文明的绿色直播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