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长线钓大鱼”模式没走通 Kindle无奈败走中国市场 “感谢多年陪伴,看来很多‘重度阅读患者’都得换机子了。”得知Kindle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杭州男生小谢在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不舍。 Kindle于2013年6月正式在中国上市,很多人对电子书的概念,就是由Kindle建立起来的。 背靠亚马逊的强劲实力,进入中国市场后,Kindle以近乎亏本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小谢是在2016年购入了自己的Kindle。“我记得当时入门级别的机子才500元左右,算是相当便宜了。” 凭借低价策略和亚马逊光环,Kindle的销量在2018年到达巅峰。亚马逊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Kindle在中国销量达数百万台,电子书销量近70万册,较2013年增长近10倍。 只不过,自此之后,亚马逊再也没公布过Kindle中国的相关数据。随后几年里,关于“Kindle遭遇增长瓶颈”的消息时有曝出。 有分析认为,Kindle败走中国市场,源于亚马逊对中国市场的误判。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早年在采访中指出,Kindle的盈利方式来自用户的持续使用,而非对设备的初次购买。 记者发现,在Kindle上购买一套《三体》全集电子书需要39.99元,而在当当网购买实体书只需要32.6元,和纸质书相比,Kindle电子书在价格上毫无优势。而同一套书,在微信阅读上可以使用“付费无限卡”免费阅读,“付费无限卡”连续包月只需19元/月,可以免费阅读全场出版书和部分网络小说。 显然,随着互联网大厂在电子书阅读上持续发力,赔本赚吆喝的Kindle想要通过内容“放长线钓大鱼”,这条销售模式最终并未走通。 快速响应本土读者消费需求 各大厂商鏖战电子阅读器 Kindle的一进一出,用9年时间为中国市场培育了一批拥有阅读电子书习惯的用户,如今,这些用户正在成为其他电子阅读器品牌的争抢对象。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27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电子图书、电子书”,2021年相关企业新增100余家。 在国产电子阅读器这一硬件领域,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厂商参与,其中既有掌阅、当当等拥有海量图书的内容平台,也有文石、墨案等只做电子阅读器的硬件厂商。此外,华为、小米、科大讯飞等其他行业的企业也纷纷加入。 与Kindle相比,国产电子阅读器显然更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在阅读功能之外,它们还添加了很多其他功能。比如,掌阅、腾讯口袋阅、文石、科大讯飞等品牌推出的阅读器,不仅能下载第三方阅读软件,还附带打电话、录音、语音识别等办公功能,功能直逼智能平板。同时,有些阅读器品牌为满足用户漫画阅读的需求,推出彩色墨水屏阅读器。 “其实最了解国人的,还是我们本土的企业。”深圳掌阅负责人程超表示,本土企业能快速了解用户需求、响应用户需求,这点是Kindle很难做到的。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也表示,中国消费者对于移动终端的诉求是集中化、微型化,单一功能的产品不太符合大众消费习惯。 记者了解到,国产电子阅读器品牌正迎来业绩的增长。科大讯飞2021年报显示,其办公类智能硬件营收同比增长42%。近日,文石BOOX也发布了618开门红战报,战报显示,5月31日,京东平台开售2分钟销售额破百万,开售仅1小时,销售额超去年6月1日全天。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属于Kindle的时代已经落幕,但电子阅读的“内卷”大戏在中国才刚刚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