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年轻人喜欢拎着纸袋“压马路” 高颜值纸袋解锁品牌新的“流量密码”
 
2022-08-11 08:30:13   杭州网

商报讯(实习生 谭静 记者 杨伊琳)最近,在杭州街头走一走,手持绿袋子的潮人们,凹着造型,显得格外醒目。这是杭州新入驻的一家网红面包店推出的纸袋,简称B&C。好利来近期也推出草莓熊联名、库洛米联名、哈利波特联名、花花好甜系列等新款纸袋。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讨论好利来纸袋比讨论产品的还要多,“买椟还珠”的故事在现实上演。

高颜值纸袋,正在加速攻占年轻人的钱包与闲暇时间,解锁新的“流量密码”。

高颜值纸袋成“流量密码”

甚至还成为了年轻人的理财产品

据统计,小红书上关于#纸袋收集狂魔#的浏览量高达757.7万。

“作为收集癖患者一员,我也曾痴迷于B&C的绿色纸袋子”。顾客张女士向记者表示,结账时有多肉疼,拿到纸袋的那一刹那就有多心动。“明明那些大家都不要的东西我却视若珍宝地把它们收藏起来,总觉得日后会用得着它们,总觉得扔了很可惜。”

有时张女士也会受挫,“有些品牌更新纸袋速度很快,联名款和限定款我有时候还需要网购才能得到。”

不仅仅局限于纸袋收藏。张女士还习惯将纸袋裁剪后缝合当笔袋,反复折叠穿插做成钱包,还有更精巧的卡包,纸巾盒等等。张女士表示“不舍得扔的纸袋改造成实用收纳盒,既节省成本又能实现废物利用”。

社交平台上,话题#纸袋改造#浏览量高达1248.3万。而在二手交易平台里,纸袋甚至成为了新一代“理财”产品。

“限定款纸袋8元,普通款5元,几天后便陆续有人下单购买,目前月销售量100单左右。”闲鱼卖家小陈告诉记者,大部分消费者更偏爱主题类、联名类的纸袋,其中最受宠爱的品牌是好利来、瑞幸、B&C等,有时还会面临供不应求的情况。

“纸袋的成本在九分钱到一角一之间,常规大小的话,还能量大从优。”据一位从事纸袋定制的淘宝商家透露,常见品牌基本都是牛皮纸袋包装,具有环保、可塑性强、保温密封性强等特点,因此深受品牌方的喜爱。

从“收藏家”到“创作家”

纸袋也开始“内卷”

在杭州街头走一走,明显感觉到,不少品牌正在推出更“高颜值”的包装。

“小白盒用的环保原浆纸压模成型,用来装冷藏产品;大绿袋则是无手拎的提手设计”。B&C负责人陈先生说,为了带来视觉冲击,选用荧光绿色作为标志性颜色,再融入品牌要素“&”,可以增添潮流感。“我们还专门推出满赠限定托特包活动来满足这样一批‘收藏家’。”陈先生说,每天仅限15只,半天时间内便可全部送出。

在杭州从事纸袋设计的王先生表示,“对于商家来说纸袋是能获得强烈反馈的流动性广告,对于顾客来说纸袋不仅是生活中便捷的收纳品,更是能彰显审美的低成本艺术行为。”

“高颜值”中自然隐藏着不少商机。王先生透露,一些品牌的纸袋是需要用户加价选择的,这样品牌的包装袋成本就可以被分摊掉,品牌可以减少成本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纸袋内卷”,品牌们也纷纷放下身段。“季节性更替新款纸袋,搭配新品推出,会给消费者常见常新的感觉。”瑞幸(吉瑞大厦店)工作人员童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夏季推出与CRAIG&KARL的联名纸袋之后,每日单店平均销量超过百杯,拉动了瑞幸整体销量提升。

这块小小的自由创作空间,同样撑起了品牌的上新宣传大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与消费者之间心的联结与精准触达,在设计纸袋样式时,会结合新品推陈出新。”童女士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收藏已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保持他们的新鲜感尤为重要。

事实上,被称为“中国纸袋大王”的南王科技,曾一年卖出13亿个纸袋。近些年随着新消费品牌的发展,南王科技联手时下热门的咖啡茶饮和快消巨头,纸袋的销量实现了翻倍,自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8.48亿元和11.95亿元,同期净利润为6400.18万元、6615.27万元和8401.52万元。

近几年来,Z世代群体备受消费市场关注,平台的大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据阿里研究院《2022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整个群体规模达到约2.4亿,占总人口的18%。他们追求产品高颜值的同时,也看重产品好玩与新奇的消费特点。

事实上,在跨界联名热潮的推动下,从去年开始,纸袋设计和创新开启加速模式,资本和大公司入场。“这是一个‘颜值至上’的时代,‘包装+营销’能把品牌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因此众多品牌也在‘拿捏’这一消费痒点,在包装上猛下功夫,而高颜值的产品包装正符合年轻人的‘潮文化’。”王先生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实习生 谭静 记者 杨伊琳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最高罚500万 海南明确不得借疫情哄抬...
·AR眼镜想卷土重来 还得先过用户体验这...
·让互联网隐秘违规交易的“共谋者”曝曝光...
·游戏装备、明星签名……电信诈骗“魔爪”...
·一瓶自制药,代购售价却高出近3倍
·激活消费市场 促进经济复苏
·中国月饼文化节在京开幕 月饼包装引发广...
·中央厨房和绿色外卖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黄瓜为啥不能随便“拍”
·科学认知特殊食品|辽宁:线上线下多措并...
·家电消费中的“他”与“她” 新趋势带动...
·“探店”亟待纳入广告监管范畴
·温州市消保委开展“小龙虾”消费比较评测...
·北京顺义开展涉“军”商品专项检查
·北京丰台加强景点食品安全检查
·免罚总额达9000余万元 北京推行柔性...
·陕西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训会召开
·西安阎良全面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分...
·吉林图们:监管“小计量” 守护“大民生...
·四川:四地出台“首违不罚”清单
·福建漳州约谈10家网红店 集中整治网络...
·全面排查5个领域 福建重拳整治涉企违规...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黑龙江:扎实...
·陕西延安开展特殊食品“守底线、查隐患、...
·江西新余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活...
·浙江宁波发布2022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领...
·福州开展夏季食品安全攻坚专项行动 立案...
·疏通消费堵点 绿色智能家电进城下乡正当...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指定管辖”格式条...
·暑期下半场,长线跨省游受挫,短线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