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提车“临时加价”引纠纷 消保委介入按合同价交付
 
2023-01-09 14:20:08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从投诉中发现,消费者的购车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不仅面临等待时长“遥遥无期”,困扰消费者的还有“临时加价”。近日,消费者黄女士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经浦东新区消保委介入,最终商家同意按合同价格交付。

记者了解到,2022年9月,黄女士订购了一台家用汽车,支付了1万元定金并签署了定金合同,合同写明车辆总价44.8万元。然而,等到车辆到货可以提车时,黄女士却被商家告知该款车型官网已涨价1万多元,需要黄女士支付这笔费用。对于商家的说法,黄女士并不认同,要求商家按合同价格提供车辆,或者双倍返还定金。黄女士多次与对方交未得到解决方案,遂寻求浦东新区消保委的帮助。

接到投诉后,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立刻联系销售经理张先生了解情况并进行调解。张经理表示,官网突然涨价,一切以官网价格为准,消费者若不想买可以退还定金。消保委工作人员告知其合同已明确写明车辆价格,若现在提出涨价,属于合同违约行为,要承担违约责任。最终,商家同意按合同价格将车辆交付给黄女士。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纠纷中,商家提出涨价明显属于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请求其履约或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此纠纷中,如果商家拒绝提供车辆、提出退还定金,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给消费者。

浦东新区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车时应尽量选择技术成熟、信誉较好、规模大的销售企业,避免在一些中介性质的代销商处购买车辆,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货比三家,慎重选择。购车前,要求商家对车辆及服务做出真实全面介绍,避免落入隐性消费陷阱。

消费者在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时,应明确权利义务。合同中一定要写明车辆型号、配置、颜色、价格及交车时间等。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对可能存在争议的事项应以书面形式注明,合同妥善保管;提车时,要仔细查看交付车辆与合同约定配置是否一致,若有差异应及时提出要求更换,同时需检查好车辆手续,发票、证书、合格证、三包凭证等相关材料,并妥善保存,以便日后维权使用。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刘浩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江苏部署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
·吉林:加强节日市场监管全力保障民生安全...
·安徽亳州公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
·陕西西安新城区加强药械市场监管
·福建厦门开展节前加油站计量专项突击检查...
·取消三档演示利率 人身险信披新规发布
·《电动乘用车售后服务规范》实施 动力电...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收官 还值得再买...
·中国消费•维权高峰论坛专题|绿色建材助...
·中国消费•维权高峰论坛专题|金融“活水...
·中国消费•维权高峰论坛专题|电子商务点...
·中国消费•维权高峰论坛专题|短视频竞争...
·跨境旅行热全面开启 澳门、香港成跨境航...
·年货量足摞出“城墙” 客流回暖年味浓
·“买个电视什么都不能看,看个东西就要花...
·西湖边有商场停车费涨到20元/小时 你...
·三亚民宿老板 一个月赚回三年亏损?橙友...
·比茅台还难抢 掐点仍秒光 储户主动求存...
·杭城年夜饭预订指南
·距离兔年不到半个月 最近杭城“含兔量”...
·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在即 春节赴港机票预...
·快时尚不吃香了?开业第9年 杭州延安路...
·跑赢疫情,微拍堂「兔」飞猛进之春江水暖...
·疫情阴霾渐散 杭州超市客流回归
·杭州出入境接待大厅排起长队 春节旅游市...
·备足年货的好机会来了 下周去浙江农业博...
·伪劣药品流向各地,快递充当了帮凶
·传统与新潮的融合“烤”验 围炉煮茶缘何...
·各地商圈有序回暖 消费回归“烟火气”
·迎新春促消费 多地新一轮消费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