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收官 还值得再买吗?
 
2023-01-09 13:50:06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告别2022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过渡期也随之结束。《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针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整改及规模压降已基本完成。

整改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有了哪些变化?整改对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带来哪些影响?这类产品还值得购买吗?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金管理类产品密集调整

2022年12月28日,中国银行发布关于修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之《产品说明书》和《风险揭示书》的公告。此前一周,农银理财也公告称,将部分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赎回规则由“单一客户每个工作日实时赎回金额上限为300万元(含)”,调整为“单一客户在单个销售机构渠道每个工作日总实时赎回金额上限为1万元(含)”。

对于调整原因,上述机构均在公告中提及:是为了落实银保监会、人民银行2021年6月发布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根据《通知》,必须在2022年底完成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

随着整改大限的到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密集调整。除中国银行、农银理财外,近期做出相关调整的还有浦发银行、重庆银行、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等。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12月,就至少有18家银行、12家理财子公司发布有关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调整公告。此外,河北银行、湖北银行等机构还提前终止了不合格的现金管理类产品。

在资深金融政策监管专家周毅钦看来,监管部门给现金管理类产品设置了长达一年半的过渡期,绝大部分银行、理财公司应该可以如期完成整改。

“T+0”赎回产品彻底下线

在收到银行有关现金管理类产品调整的短信通知后,在北京做生意的叶先生对记者表示很困惑。他做生意经常需要资金周转,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可以即时赎回到账,收益也不错,他的闲钱基本都放在这上面了。流动性这样好的产品为什么要调整呢?调整后都有什么变化呢?

“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类似,都是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投资者每日可认购赎回,是具备较高流动性的理财产品。但这类产品容易因大规模集中申购赎回引发流动性风险,风险外溢性强。”普益标准研究员黄晓旭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的意义就是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促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业务规范运作,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根据《通知》,银行、理财公司对单个投资者在单个销售渠道持有的单只产品单个自然日的赎回金额设定不高于1万元的上限。当日认购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份额应当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享有该产品的分配权益;当日赎回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份额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不享有该产品的分配权益。这意味着,整改后原来当日可赎回当日到账(“T+0”)的产品将彻底下线。

根据普益标准的研究报告,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调整不仅涉及申购赎回安排调整,还包括快速赎回业务限额、单只产品规模上限调低、投资范围调整等。例如,在申购赎回规则方面,平安理财、中银理财、信银理财等理财公司发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均由“T+0”调整为“T+1”。在支持快速赎回方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将当天赎回到账的额度调整为1万元。此外,中国银行对此类产品投资范围进行调整,对投资集中度、投资债券信用评级以及流动性资产等方面的投资限制进行了修订。

收益承压机构争推优惠活动 

记者注意到,由于《通知》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集中度、流动性和杠杆管控方面都做出了要求,当前该类产品资产配置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产品收益带来一定影响。普益标准发布的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12月4日,全国精选60款现金管理产品当周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2.19%,较基期周均值下降109BP。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暨理财公司年鉴(2022)》也指出,现金管理类产品新规之后,通过拉长久期、下沉资质、牺牲持仓流动性等增厚收益的手段均被限制,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率将相应趋于下行,向货币基金靠拢,部分客户需求可能转向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替代产品,可能对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形成一定扰动。

为了吸引用户,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对现金管理类产品推出费率优惠活动。2022年12月28日,招银理财公告称,拟对招赢日日金7号现金管理类理财计划给予阶段性费率优惠,固定投资管理费(年化)从0.3%降至0.03%,优惠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月1日。华夏理财也宣布对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3号E份额的销售手续费率给予阶段性优惠,对1号—5号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给予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还推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组合产品,消费者可一键投资10多只相关产品,通过分散投资,使快速赎回总额度提高到10多万元。黄晓旭认为,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后的收益可能进一步下降,但降幅有限。存续规模短期可能出现小幅下降,长期增速将放缓。资金可能流向竞品理财产品,整改对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影响大,对个人投资者影响较小。

•专家观点

建议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购买

收益下滑,整改后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还值得买吗?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晓旭认为,目前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平均收益仍高于货币基金,对投资者而言,仍有一定的收益优势。与其他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其流动性依然显著,抗风险能力突出。整改后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在投向、久期、集中度等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最大化降低了流动性风险,使其真正回归了“现金管理”属性。

“凭借优秀的资金流动性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依然是需要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投资者的良好选择,适合用于管理日常资金。”黄晓旭说,但考虑到收益性,建议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合理分散投资。

资深金融政策监管专家周毅钦则建议,银行、理财公司可以开发替代性的理财产品,例如净值波动较小、风险可控的短债理财产品、同业存单指数理财产品等,给予客户略高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回报。同时,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了解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资原则。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杭城年夜饭预订指南
·“买个电视什么都不能看,看个东西就要花...
·西湖边有商场停车费涨到20元/小时 你...
·三亚民宿老板 一个月赚回三年亏损?橙友...
·比茅台还难抢 掐点仍秒光 储户主动求存...
·距离兔年不到半个月 最近杭城“含兔量”...
·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在即 春节赴港机票预...
·快时尚不吃香了?开业第9年 杭州延安路...
·跑赢疫情,微拍堂「兔」飞猛进之春江水暖...
·疫情阴霾渐散 杭州超市客流回归
·杭州出入境接待大厅排起长队 春节旅游市...
·备足年货的好机会来了 下周去浙江农业博...
·伪劣药品流向各地,快递充当了帮凶
·传统与新潮的融合“烤”验 围炉煮茶缘何...
·各地商圈有序回暖 消费回归“烟火气”
·迎新春促消费 多地新一轮消费券来了
·“技能+”复合型家政“老师傅”走俏
·“暖风”吹向市场,小商贩等待客流量回升...
·TCL魏雪入选哈佛商业评论“中国新增长...
·春运将至部分热门航线机票涨至全价 上市...
·多家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 满足假...
·抗原产品价格已大幅下降 二级市场炒作“...
·兔年新春消费者可用数字人民币发红包办年...
·明确“拆封可退货”彰显消费者“网购后悔...
·北京东城:冰雪运动正当时 把好装备质量...
·国家药监局:加强新冠防控药品拆零销售质...
·“电解质+”成为2023流量新密码
·《一节课未上,退款时却要扣除500元?...
·一月“你送我检”活动来了 一起来看看吧...
·提货券过期就作废? 作废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