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浙江省将“深化‘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写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完善体制机制,强化高标推进、协同创建、特色赋能,推动放心消费建设走深走实,成为浙江消费环境建设的一张“金名片”。截至今年3月,浙江省纳入培育库的放心消费单位24万余家,放心消费商圈(街区)443个,放心消费乡村274个,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0万余家,放心高速公路服务区58个,覆盖37个行业。 数字牵引,打造智慧创建新模式 推进“一件事”改革。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一件事”改革列为省局党委年度重大改革项目,打造“浙江消保在线”和服务消费者的应用端“消费宝”,建立从消费引导,到消费环境建设,到消费维权全链条工作体系,实现放心消费单位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消费投诉举报全流程质量管控。 实现“一体化”贯通。全量归集“浙食链”“浙企链”、浙江企业在线、浙江执法在线等平台数据,构建放心消费创建选育库、培育库、预警库,确保放心创建既有充足的后备资源,及时将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从培育库中剔除。打通浙江省12345、全国12315、消保委等相关数据,深入开展大数据分析,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问题、重点人员风险预警机制。 优化“一站式”服务。去年3•15上线“消费宝”,为放心消费单位提供导航引流、优品展示、信用贷款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对放心消费单位线上评价服务。目前“消费宝”用户数超90万人,成为放心消费建设共治共享的重要渠道,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稳进提质,打造放心创建新样板 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商圈、街区、景区、新农村等重点区域,深入推进面上创建,着力放大集聚效应,打造精品示范单位,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放心行业、放心工厂、放心商圈、放心单位、放心乡村(社区)、基层维权站点,打响了有鲜明浙江特色的放心建设区域品牌。 机制保障更有力。省市县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放心消费建设专班,将之作为系统年度综合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加强督查通报,组织争先竞赛,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制度建设更扎实。持续优化放心建设制度体系,编印放心消费、消费维权两本实务手册,细化制订10余项行业放心消费创建评价细则。省局牵头制定诉调对接省级地方标准,杭州出台全国首个放心商圈建设地方标准,宁波创新推出线下无理由退货责任保险制度,湖州出台放心乡村创建标准,台州出台网购领域放心建设标准。质量提升更严格。省市县三级通过“浙江消保在线”常态化开展放心消费单位在线抽查,每月实现90个县全覆盖。每年5月动员全系统力量集中开展“三服务”活动,所有培育单位走访全覆盖。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两次随机暗访放心消费培育单位3500家。不定期开展实地检查、消费体验,组织交叉检查。发现问题闭环处置,2022年线上抽查放心消费培育单位54万家次,移除不符合条件单位3.6万余家。基层创新更踊跃。嘉兴市以市政府名义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杭州市拱墅区、象山县试点放心街道(乡镇)、放心社区建设,杭州宁波等地深入开展“放心直播间”“放心平台”“放心网店”“放心校园”等创建试点工作。创建氛围更浓厚。统一设计并规范“放心消费在浙江”标识,广泛开展“放心消费大声说”活动,利用各类媒体、创建主体店堂、电梯、户外大屏、地铁车厢等途径加强公益宣传。打造“放心消费浙里说”“放心消费大讲堂”等品牌栏目,鼓励各地融合文化特色,创新标识标牌设计,打造个性宣传栏目,形成“一县一品、一行一景”新局面。 协同共赢,打造共建共享新格局 深化行业协同。加强内外协调,探索形成“同谋划、同推进、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同受益”的“六同”工作法,巩固提升市场、家政、通信、餐饮等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领域创建,扎实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家电维修等领域创建。目前,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与12个行业协会(总部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其中全省农信系统创建放心金融网点覆盖率超95%,放心珠宝行业覆盖率超60%。 创新金融协同。与浙江省农信系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建放心金融网点3000余个,组建协管员4000余人,创新开发“放心贷”产品,推动放心消费单位信用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化,去年为2.87万家放心单位发放“放心贷”1081亿元,减息让利近4亿元,大大增强了创建主体积极性。 推进区域协同。以“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为抓手,蹄疾步稳,狠抓落实,加强常态化沟通对接,高水平协作互助,大力推动制度型、信息型一体化,不断优化提升长三角区域消费环境整体吸引力。联合出台长三角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协作等各类机制文件10余个,大力培育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累计退货81.29万笔,金额6675万元。嘉兴平湖联合上海金山积极打造浙沪毗邻放心消费一条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