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持续计费、电量不足、归还难……电耗尽充电宝仍在计费:电量与时间赛跑?
 
2023-05-09 12:45:23   杭州网

共享充电宝已渗透人们一个又一个生活场景,图为餐厅内的“美团充电”

每日商报讯 商场、餐厅、机场、车站、酒店、景区……共享充电宝渗透人们一个又一个生活场景。随借随充,有效解决了人们外出时手机的“电量焦虑”,却也带来不少新问题:扫码租借开始计费,但是充电宝却没有弹出;弹窗频频出现,误触就莫名其妙开通会员;已经归还充电宝,却还在继续计时;费用涨价、电量不足、归还找不到空位、客服“踢皮球”……

从最开始的1.5元/小时到后来的2元/小时,再到现在的2元/30分钟。近年来,共享充电宝行业点位覆盖数量和使用人数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也向头部企业集中,提升服务水平将成为行业迫在眉睫的课题。

电量耗尽充电宝仍持续计费 用户:吃亏就在那几分钟

4月14日,吴女士下班跟朋友去砂之船(杭州)奥特莱斯逛街。18时许,两人因为手机电量告急,于是就近在商场的“怪兽充电”扫码租借了共享充电宝。“当时我手机只剩9%的电量,朋友的手机直接关机了,我一人借了两个充电宝。逛完街一看,使用时间显示为2时8分时,我们俩的手机分别只充到67%和55%的电量,不知什么时候充电宝的电量已经耗尽了。”充电宝电量耗尽的情况下仍然会持续计费。

记者了解到,吴女士租借的这个“怪兽充电”品牌计费规则为:3分钟内归还免费,每使用30分钟费用为2元,超出时间不足30分钟也会按30分钟计算费用,只要没有归还就会持续计费。吴小姐告诉记者,同样的问题自己不只遇到过一次。依旧是“怪兽充电”,充电宝电量耗尽时,使用时间停在“1时5分”,因为这5分钟,吴小姐需要多付2元钱。“谁能想到只用了1小时,充电宝就没电了?要是我没有盯着,费用还会一直往上涨。这两次分别花了10元和6元,但是手机都没有充满,感觉特别坑。”

如今,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运营方众多,计费规则大同小异。美团、酷电的价格为3元/60分钟;怪兽充电、小电科技、街电则以30分钟为计费单位,2元/30分钟;焦点快充则是每小时4元;不足单位时间(30分钟、60分钟)也按单位时间计费。不同区域和门店计费规则也有所不同,商圈和医院等场景要每小时3-4元,酒吧、夜店等场景要每小时10元,每24小时封顶价20元到40元不等,总封顶价为99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品牌共享充电宝均按照时间计费,从借出充电宝开始计算租赁时间,归还后结束。记者联系美团、怪兽充电、小电科技等运营方,客服均表示,充电宝没有自动停止计费的功能,只要未归还,充电宝将持续计费,若用户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充电宝无法充电、电量耗尽或是附近找不到归还点,可在后台申诉,如果通过审核可以暂停计费。“但是审核不一定能通过。”美团充电的客服透露。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服务“透明化”仍待提高

使用时长只有1小时的充电宝正常吗?记者了解到,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电池容量多为5000-5500mAh(毫安时),正常可使用2-3小时。那么“寿命”仅1小时的充电宝,是损坏了还是没有充满就被借出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算不上是正常。充电宝未充满电,应该不被允许借出,充电宝电量耗尽无法充电,运营方也应该停止计费;退一步讲若是充电宝损坏,共享充电宝运营方应及时更换,不能只管投放不管维护,将所有可能带来的损失转嫁给消费者。

“起码设置一个提醒吧,这样我也能及时发现去归还,不至于白白花冤枉钱。”吴女士说道。外出的“电量焦虑”是与手机电量和时间赛跑;共享充电宝的借还之间,同样是电量与时间赛跑,共享充电宝的用户以“踩点”归还作为高性价比消费。

然而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不少消费者抱怨,租借共享充电宝有时就像开盲盒,会有很多不可控的情况出现。有时是扫码后开始计费,但是充电宝却没有弹出;已经归还充电宝,却还在继续计时;远距离租借找不到归还点位;归还点位没有空的卡槽,共享充电宝的服务“透明化”还有待提高,你永远不知道你借的充电宝,电池容量有多少,是否充满了电和有损坏。据黑猫大数据中心统计,黑猫投诉平台2022年“共享充电宝”相关投诉累计超5万条。

据头豹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较2021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在2022年上半年的设备量、GMV和交易订单量的集中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CR4(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指标)分别为90.9%、93.6%、92.7%,行业前四名为竹芒科技、怪兽充电、美团、小电(此处排名不分先后)。市场份额也向头部企业集中,提升服务水平将成为共享充电宝迫在眉睫的课题,就像有消费者发问“手机快充时代,共享充电宝电池容量小,充电慢,以时间计费的规则还适用吗?”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彬彬 文/摄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银发经济,百万亿级市场迎来爆发期
·中消协: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
·消费支出强劲 火爆“五一”凸显中国经济...
·“银发团”旅游应从实际出发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特种兵...
·福建福州:智慧监管助力知识产权保护
·从一次买到按月付 “软件定义汽车”驱动...
·69款儿童及婴幼儿牛仔服测评结果出炉 ...
·哈尔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比较试验结果...
·山东济南:拧紧特种设备“安全阀”
·安徽:“五一”假期接受投诉5531件
·黑龙江哈尔滨:专项整治特殊食品经营环节...
·安徽砀山:约谈严重违法失信企业
·制止餐饮浪费|吉林蛟河:深入开展制止餐...
·广西龙胜:紧盯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不放松
·抓食品安全、反食品浪费 山西忻州全力维...
·倒闭、漏看、老板出游……“五一”假期民...
·未经授权商用他人音乐作品是否侵权? 品...
·杭州市场监管发起茶叶适度包装倡议
·新运力上新、美线主打到门 阿里国际站物...
·高甜预警!杭州人超爱的这一口来了!
·杭州车市开打涨价牌?奔驰宝马优惠幅度缩...
·售罄!今年供销市集谁是C位? 绿色农产...
·线上线下同步逛展 消费市场供销两旺 第...
·时隔七年,娃哈哈为何再战即饮咖啡赛道?...
·五一后错峰游价格有多香?百元机票再现
·巩固消费回暖好势头
·错峰旅游有多香?市场再现百元机票
·烟火气升腾!“五一”假期餐饮消费活力足...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 折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