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迎来双拐点 四季度有望成为明星板块 虽说“双11”已落幕,但消费电子的上升趋势还在持续中。近期,A股消费电子板块大放异彩,个股掀起涨停潮。分析人士指出,消费电子股价回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正在回暖,有数据显示,自9月以来,多数周内,国内手机的周度总销量同比增速已转正,此外,A股消费电子公司的三季度净利润也从之前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同时,相关人士还表示,四季度行业确定性复苏叠加低估值的板块中,消费电子还将“一马当先”。 科技新品频出,加速消费电子复苏 科技新品引爆板块行情!随着苹果、华为、小米等新品接连发布,预示着属于消费电子的旺季来临。 具体来看,刚过去的第三季度,华为与苹果两大智能手机龙头品牌几乎同时推出新品,华为Mate60系列与苹果iPhone15系列搅动国内手机市场,让竞争变得越发白热化。 除此之外,华为还推出了AITO问界新M7,以及智能手表、智能眼镜、隔空触控电视等多个终端产品。 不久后,小米也发布了新机型小米14,根据官方数据,小米手机14系列开启销售后也是大卖,是上一代小米13系列销量的600%。 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降幅收窄至1%,由于厂商在二季度库存状况得到改善,并在三季度推出新品,因此出货量达2.946亿部。三星、苹果、小米、OPPO、传音分别以20%、17%、14%、9%、9%的市场份额位列出货量前五名,其中小米与传音在新兴市场表现强劲,因此延续了上一季度势头进入市场前五。 从近期各大手机品牌销售可以看出,销量的拐点到了。多家机构均预测手机将在4季度迎来近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销量反弹,上一波智能机销售高峰的换机周期逐渐到来,且各大品牌厂商也在此时适时推出了重磅新品。 而随着手机新品的不断发布,消费者的购机意愿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各方行业人士看来,近期的多周销量增速同比转正有望延续。从手机关键零部件的出货量也能看出手机市场回暖的迹象。两家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手机业务收入环比增幅达19%,高通手机业务收入超过公司前期指引,同时两家厂商预计4季度手机业务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电子行业迎来双拐点,机构看好电子消费 手机市场之外,另一大终端消费电子PC的出货量也已到底。西部证券、方正证券等券商均称PC行业即将回暖。PC代工厂订单也佐证了PC市场将迎来回暖,广达、仁宝等笔电代工厂出货量连续多月回升。 根据IDC数据,今年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6820万台,同比下滑了7.6%,但环比增长了11%,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Canalys数据预计这一良好势头将得以延续,市场有望在期盼已久的节日季恢复增长。 Canalys研究分析师表示,个人电脑厂商现着眼于通过AI提振需求,行业已概述设备集成AI的发展路线,惠普在本月的“HP Imagine”活动上展示了多款产品,并且其他厂商也紧随其后。该分析师预计,兼容AI的个人电脑将从2025年开始快速普及,并有望到2027年约占所有个人电脑出货量的60%。 不论是电脑还是手机市场,可以看到市场正在触底。 从基本面来看,整个电子行业迎来旺季,消费电子回暖明确,行业复苏拐点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公司业绩弹性。此前消费疲软时,品牌持续去库存,导致品牌库存处于低位。如今在销量回暖以及华为抢上游产能带来的鲶鱼效应下,各品牌手机都在积极加单补库存,产业链需求迅速增加。业内人士分析称,10月安卓手机销售同比增长15%,目前全产业链都在积极拉货,预计将会持续到春节之前。 对于后市,机构还看好两条主线“深度国产化”与“深度智能化”,以AI技术为核心正在推动全世界迎来“智能化”改造,所有消费电子产品将被重新定义,带动新的需求。其次深度“国产化”将由华为引领,推动消费电子产业迎来新格局。 对于消费电子的复苏行情,多家券商都表示非常看好。 长江证券电子团队认为,三季报消费电子产业链部分公司业绩亮眼,随着头部PC厂商、存储厂商、代工厂商释放新品发布、价格上涨、订单回暖等乐观指引,复苏逻辑再度来袭。 国信证券表示,消费电子的备货旺季已经正式拉开序幕,手机面板、存储、被动件等细分行业数据全面升温。尽管当前复苏信号仍然集中在供给备货层面,后续多个促销旺季的销售数据,以及AI手机、苹果MR等新品推出所体现的创新和成长性将成为消费电子行情延续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