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个餐厅,两人,小美喜欢创意菜”“明天下午3点提醒我跟小帅有个会议”“走神了,老婆刚才有啥指示,帮我总结一下”“这张照片里大壮误入,把他P掉”…… 当一部手机基本可以完成上述任务,你愿意为这些功能买单吗? 今晚,三星首款AI手机Galaxy S24系列国行版举行发布会。在一周前硅谷举行的全球发布会上,它所展示的通话实时翻译、即圈即搜等AI功能,已让不少网友蠢蠢欲动。 此前半个月里,各品牌主打AI功能的手机排着队上新。 手机大模型“终局之战”,即将开启。五花八门的AI手机具体有哪些功能?到底行不行?中午,橙柿互动记者前往多家线下体验店上手试了一把。 实测三星首款AI手机 即圈即搜、实时翻译、照片重构…… 今天是三星Galaxy S24快闪店在杭州开张的第一天,中午时段赶到湖滨步行街看新鲜的人不少,有年轻人也有年长者,不一会儿就排起了队。 售价5499-12699元的这个系列,目前能使用的AI功能集中在“设置”下的“智能服务”里,包括:通话时的实时翻译,即圈即搜,图片编辑重构,对文档进行排版、校正、翻译等。 此前在网上呼声较高的即圈即搜,让搜索的方式简单到画个圈就行。 打开一张图或是一个网页,按住底部的home键,就会出现搜索条。在你感兴趣的图像或者文字处随意画圈,或者点击一下,就会跳出有关它的介绍。 当你搜索的是可以购买的东西,还会现电商平台的选项,“剁手”不要太容易。 通话中的实时双向翻译功能,可选择将我和对方的原声静音。这样一来,我用中文给外国朋友打电话,对方听到的就是实时翻译的英语,而对方的讲话内容也会被翻译成中文传回来。 实时翻译也被应用在手机键盘上,和他人发短信时,AI能直接将打好的内容翻译成对方使用的语种。 当有移动办公的需求时,笔记助手可以派上用场,它能为文档提供校正拼写、排版、提取摘要、翻译等功能。 我还在现场简单录制了一句话的语音:“我现在在西湖边,今天天气有点冷,但是风景很好”,转录成文字后只错了一个字。当转录的文字较长时,还可以提取摘要。这个功能适合上班族,方便整理会议内容。 以上各种翻译功能,都支持中英日泰等13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最后,试试图片编辑的AI重构功能。我尝试圈出水果图中的一只橙子,将它前移。按“生成”键后,前移成功,原来的位置自动补上了一瓣橙子。要说不足的话,橙子阴影没能同步。 它还有扩图功能,比如将一张北极熊的图稍稍旋转角度,点“生成”键,就会自动填补周围空的地方。 在一旁体验的一位五十多岁男士,此前没有接触过AIGC的相关应用,很喜欢图片重构的功能:“这个好,实用。” 华为、OPPO、vivo…… 手机里都住了一个AI小助手 事实上,除了三星,多个手机品牌都在近半个月发布了内置AI大模型的手机。有网友调侃道:“现在没有AI功能,都不好意思发布新手机”“掰开安卓手机,满屏都是三个字:大模型”。 今天,橙柿互动记者也在华为、OPPO、vivo的线下官方体验店,体验了一把AI功能。 总的来说,各家原来的语音助手,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升级,可以完成更多任务。比如,写周报、年终总结和通知,提取文章摘要,生成图片,订日程、推荐餐厅、打车(会自动调出手机里装的相关App),等等。 虽然路途遥远,但它们都在向电影《钢铁侠》中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一步步靠近。 其中,华为小艺的智慧识屏,此前收获了较多的好评。打开一个界面,双指按屏,手机底部就会出现购同款(可以比价)、识万物、翻译、提取图片、AI字幕(看视频或音频时)、朗读全文等功能。 用AI对照片进行编辑,也成为各款AI手机的必备功能。比如华为可智能消除照片里圈中的物体,vivo能将照片转换为二次元风格,OPPO可以一键抠图等。 从本次体验的结果来看,现阶段,照片本身的质量,比如是否高清,主体轮廓是否分明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AI处理效果。 大模型装进手机,还体现在系统功能的AI化。比如,三星Galaxy S24的AI能根据光线情况(功能可自行打开或关闭),提高照片亮度以及最终的呈现效果;用OPPO Find X7打电话,选择“智能摘要”,在结束通话后可以到一份总结。 2024年是AI手机爆发元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卷完大模型后,终端设备如何融入AI成为科技巨头的主要方向。而把大模型塞进手机,成为心照不宣的一个共识。 “对于手机企业而言,再不布局大模型就没戏了。”1月8日,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Find X7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中如是说。 有消息称,苹果也将在今年发布的iOS 18中引入AI,主要用于Siri和通讯应用程序的智能问答、生成语句等。 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到2027年底,内置生成式AI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10亿部。 显然,2024年是AI手机爆发的元年,同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为没人明确知道最理想的AI手机该是什么样。但毋容置疑的是,真正的AI手机应该能无缝融入日常生活,让我们感觉到它确实有用。 就在近日,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虽然大模型肯定是未来各家的发展重点,但在短期内仍不会成为消费者换机的主因。” 也有手机行业研发人员认为:"大模型的加入,是把AI能力做到系统级、平台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虽然这些AI应用以前就有,但效果没那么好。现在大模型有了更多的数据、更强的处理能力,比如抠图更顺滑,对话的语气更接近真人。" 你会因为AI的各种功能而去换手机吗?你想要内置于手机的AI帮你做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