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自主品牌车内空气质量提升明显 高温场景气味强度劣化仍待治理
 
2024-06-24 08:56:06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盛夏来临,气温节节攀升。在高温环境下,车内温度急剧上升,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异味和有害物质的散发,对驾乘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如何保障车内空气质量健康,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和汽车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6月18日,中汽测评发布《2024中国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现状洞察》(以下简称《现状洞察》)技术热点专刊,全面总结了当前中国乘用车车内空气测评的新发现,并据此向车企提出了优化建议,展示了中汽测评在车辆健康性能测评领域多年深耕的成果,也彰显了其对于提升消费者健康出行体验的不懈努力。

调查发现,自2012年以来,中汽测评以消费者健康出行需求为导向,持续组织开展汽车健康性能测评工作,陆续开展C-ECAP、CCRT、C-GCAP等测评项目,围绕挥发性有机物(VOC)和车内气味强度测试指标,在2018—2024年期间累计完成了162款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测评工作,测评样本覆盖近年来中国市场的主流汽车产品,在品牌类型、价格分布、车型类别方面基本实现全覆盖,并据此总结出车内环境的发展趋势。

《现状洞察》发现,自主品牌车内空气质量提升明显。测评结果显示,各系别车型近7年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均有一定提升,平均提升率达到6.47%。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车型自疫情后得分赶超德系、日系等合资品牌并持续领跑,跻身全球车内空气健康一阵营,整体得分优于合资品牌约2.2%。

同时,健康性能已由高端走向平民,15万元—20万元区间车型表现抢眼。测评结果发现,近年来,各个价格区间的车型车内气质量均得到有效提升,车内环境优秀已不再是高配、高档次的代名词,15万元—2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平均得分率超越其他价格段车型,这意味着“价格高≠车内空气质量好”。

随着电动化发展浪潮的来袭,电动汽车车内空气质量尤为引人关注。令人欣喜的是,得益于智能化功能广泛装载,电动汽车整体性能优于燃油车,平均得分领先约1.4%。多数电动汽车配备主动健康系统,可以有效改良和优化车内空气质量水平。

在汽车消费市场中,人们往往有着这样的认知:车辆体型越大,由于使用的原材料越多,车内空气质量管理的难度就越高。事实上,研究发现,中大型SUV、MPV往往偏向于家庭用,配置了较好的通风和空气净化系统,得分领先于轿车。

44a5a90ce4e8f5146a0a7ccec5e7c79b_151122655041cde49-d.png

不同温度场景车内空气测评得分。资料图片

《现状洞察》显示,在车内空气常温场景表现逐年变好背景下,高温场景仍是主要问题。常温VOC整体表现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较2018年整体得分率增长约5.9%,但对比高温/常温VOC数据,高温VOC得分平均降低7.6分,且从数据层面来看,近5年车内高温VOC改善程度较为一般,无明显上升。

一直以来,分辨何种物质是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最大制造者,是提升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基础。

调查发现,五苯三醛被视为车内空气“隐形杀手”,车企为降低五苯三醛等挥发物含量进行持续的努力。测评结果印证了车企的努力已显成效,五苯三醛平均浓度逐年下降,其中,苯类物质浓度改善明显,2024年较2018年,车内苯系物浓度平均降低约68.8%。需要注意的是,甲醛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重点问题。

a08a40ffba4c80c25c4d8c2b8f741a73_1511227173bd016cf-e.png

不同车型空调甲醛净化效率分析。资料图片

汽车内饰在经过暴晒后,将释放出甲醛以及其他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测评结果发现,高温环境下,车内甲醛平均释放浓度为0.056 mg/m3,较常温环境增长1.5—6.7倍、平均增长3.32倍,开启空调可以有效降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不同车型的空调净化能力差异较大,净化效率分布在5%—84%之间,平均空调净化效率为57.5%,净化效率最大可差16倍。由此可见,开空调是理想“降醛”方式。

车内气味等级主要集中在3.0—3.5级水平,高温气味需要重点关注。测评结果显示,主流乘用车常温车内气味水平集中在3.0—3.5级,2018—2023年测评车型常温气味3.0级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温状态下车内气味强度劣化较为明显,自2021年启动高温气味评价以来,高温场景下的车内气味受到了明显关注,但高温气味提升尚不明显。

针对测评数据的总结和分析,中汽测评从第三方专业机构视角给出了总结和建议:持续保持常温场景的优秀表现,从材料和设计的角度出发,优化醛类物质在车内空气中的表现,同时保持苯系物的低浓度水平;重视高温场景下车内空气变差的现象,加强环保材料的使用,降低车辆出厂时的车内VOC浓度;强化车辆空调在空气净化方面的性能,装备合适的滤芯,提高车辆主动净化、自动换气等功能的使用频率。

为了更好地引导汽车行业提升车内环境质量,为消费者遴选绿色好车提供权威参考,中汽测评立足专业性,从被动健康、主动健康两个层面构建车内健康测评体系,从优化车辆本身的健康策略、提升净化管控手段两个维度引导技术发展。

根据C-GCAP健康测评体系规划,中汽测评将完善对车内健康的考核维度,注重对多场景、多类别有害物质的全面考核,重点关注材料的性能,细分不同有害物质对人体致癌、致敏等健康方面的影响。此外,在智能化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汽测评鼓励应用主动净化、抑菌功能等车内环境优化技术,包括智能净化抑菌、香薰净化等技术。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吴博峰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吉林省消协发布21款密封袋比较试验结果...
·梁静茹演唱会“柱子票”案一审宣判 主办...
·天津市消协举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
·优化营商环境 | 精准滴灌“小店经济”...
·福建通报诚品盛、芬香粮油等6家食品生产...
·山西太原: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
·天津:9家药品网络经营主体被约谈
·福建公布3家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结果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
·数字人直播带货亟待规范
·运动振兴乡村旅游 百村万帐在台州三门“...
·“欧洲杯”看出来的“生意经”
·“618”战报公布 这些浙江品牌是最大...
·订单数量减少、营收缩水明显……行业饱和...
·打破数据孤岛 形成跨省市食品安全信息追...
·国风拂面 跨境电商打开国潮“出海”新路...
·2024嘉兴·平湖文旅(杭州)推介会举...
·景区宝藏餐厅又上新了 这次要带你感受不...
·一顿下午茶也能“卷”出这么多花样
·“老字号”开出“新药方” 《杭州老字号...
·小剧场和大商场 撬动“八小时外”新消费...
·严禁电子秤作弊 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
·米袋“撞脸”,合法维权还是恶意诉讼?
·谁在制造网络热点?起底“热搜榜”背后的...
·起底“职业闭店人”:你跑路我担责,真的...
·简化销售流程升级购物体验 电商网购节创...
·养老金融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来...
·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避暑游”“出境游”...
·无糖茶饮如何“突围”?品质创新是关键
·2024年二手车大会7月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