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醒:“特供酒”是违法商品
 
2024-06-17 10:03:22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近期开展了“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特供酒”的违法行为。针对“特供酒”相关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特供酒”是违法商品。

正确认识“特供酒”本质。“特供酒”是指在酒类商品的标签、说明书、包装、广告、宣传物品上印刷或宣称“特供”“专供”“内供”等类似标识内容。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带有上述标识的产品有着获取渠道特殊、独家供应、稀有等特殊属性,但其实“特供酒”“专供酒”“内供酒”等均属于违法商品,此类产品往往是将小酒厂、小作坊生产的,成本低廉的白酒,经过包装,进行虚假宣传,市场上流通的“特供酒”均为假酒,是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的“工具”,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还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警惕“特供酒”宣传陷阱。“特供酒”的标识或宣传往往含有“特供”“专供”“内供”或含有党政机关和军队名称、代码等类似内容,如“XX牌内供酒”“XX 机关专用酒”“XX 军区”等字样,还可能使用与“特供”“专供”“内供”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及其拼音、英文、谐音等形式内容,这些皆为不法分子通过包装和宣传手段进行炒作、赚取不当利益的违法行为。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逃避相关部门监管,此类产品一般不会在正规平台或店铺售卖,其往往会通过社交网络或线下小商铺进行销售。在消费者看来,“专供”“特供”“内供”产品是小范围或特定人群才能接触到的产品,同时不法经营者也会让消费者误以为“特供酒”就是高品质、高档次的品牌白酒,消费者能够花小钱体验到“特殊产品”,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满足分享时的虚荣心。消费者在酒品消费中应杜绝跟风、虚荣的消费意识,保持冷静客观的消费心态,从观念上拒绝“特供酒”,不给不法分子留空子。

积极举报不法行为。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时应向商家索取票据,并在发票上记录下所购酒类的批号或编号,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消费者一旦发现非法宣传、制售“特供酒”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提供线索,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万晓东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暑期多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 让体育...
·产业链整合与跨界应用是重点发展方向 核...
·暑期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文旅市场“热”力...
·家电去旧换新:换出消费新活力 服务质量...
·新规实施后,大量附购物链接探店视频仍未...
·径山葡萄熟了
·首届海洋滋补品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广州...
·福建飞行检查18家药品批发企业及30家...
·吉野家、茶百道、莫酸奶等多家餐饮店因食...
·福建福州开展电梯安全监督检查活动
·直播间“秒杀”29次却不会退货 123...
·浙江绍兴开展夏季小家电专项检查
·广西北海:开展“你点我检走进开海节”活...
·广西博白:开展夜市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
·吉林大安:助推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能力建设...
·山东省烟台市消协开展开放日活动
·广西开展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
·江苏常州:巧借行业协会“妙手” 助力装...
·校园食品安全|福建厦门完成两轮中小学食...
·报道追踪:江苏省消保委启动文娱演出票务...
·深圳、澳门两地消委会公布25款鲨鱼裤比...
·快检牛肉兴奋剂、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
·炎炎夏日 冰咖在手 省消保委发布咖啡消...
·低价桶装水灌入品牌水桶 就能“华丽变身...
·一年前订购的羊奶换了品牌 每周配送数量...
·“中药+”席卷餐饮界 杭州一中药面包店...
·稍不留神出手小几千 冷门贝壳收藏会否呈...
·国内订单同比增长超四成 暑期租车自驾游...
·杭州市新时代消费帮扶研究院揭牌 助力乡...
·是竞赛也是交流 为个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