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 万晓东 李建)4月28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五一”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切勿轻信零糖、零卡、无添加、不含防腐剂等无事实依据、违反相关标准的广告,避免上当受骗。 京津冀3地市场监管部门提示消费者,购物要注意质量安全,通过正规渠道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名称、厂名厂址、规格型号、执行标准、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信息,自觉抵制“三无”产品。如果购买家用电器等强制性认证产品,还要注意查看CCC标志和强制性认证信息。选购“五一”上市的新绿茶作伴手礼时,“看闻捻品”四步教消费者辨识优劣。一看:鲜嫩匀整,银毫密布为宜,色黄枯暗为劣;二闻:清香纯正为宜,烟、焦、霉、酸、馊为劣;三捻:干燥易碎为宜,潮软为劣;四品:叶芽舒展,汤色清澄、清香扑鼻,品之鲜甘醇厚为宜;味淡薄或涩苦为劣;若芽叶萎缩,汤色暗浑闷黄,香气低沉,则可能是陈茶。 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不要轻信假冒名医、神医或者冒用知名专家名义、形象推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神医广告,以及假借传统中医理论、伪科学等虚构、夸大药品功效的神药广告;不要被宣称可减肥的压片糖果、糖茶饮料等网红食品广告所误导,不要轻信零糖、零卡、无添加、不含防腐剂等无事实依据、违反相关标准的内容,避免上当受骗;要仔细分辨广告中人物身份的真实性,不要轻信所谓专家或假冒名人名义发布的营销信息。 消费者外出就餐时,首选证件齐全、环境整洁、卫生条件好、明厨亮灶实施较好的餐饮单位就餐;在餐厅食用生鱼片、生腌海鲜、凉拌菜、酱卤肉、凉皮凉面等高风险菜品时,注意食物感官性状和味道有无异常;用餐前检查盘子、杯子等餐具是否干净;选择炭火锅或炭火烤肉的餐厅时,注意用餐场所有无通风设施,感到身体不适立即就医。通过外卖平台订餐时,注意查看商户在外卖平台公示的相关证照,优先选择近距离、评价好、点餐量大的餐饮商户订餐;收到餐品后检查餐品包装及食安封签是否完整;打开包装后要检查菜品色泽、味道等是否正常。适量点餐,剩餐打包带走,践行“光盘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