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美妆“洋品牌”为何频频折戟中国?
 
2024-03-06 15:13:14   杭州网

你还记得他家的蒲公英蜜粉、猪油膏吗? 

美妆品牌贝玲妃宣布将退出中国市场

继去年年末关闭天猫、京东、抖音等多个线上门店之后,美妆品牌贝玲妃于近日传出消息,将在今年7月左右退出中国市场。事实上,在贝玲妃之前,一众外资美妆品牌已陆续从中国撤退,比如露华浓、e.l.f、Huda Beauty、Too Faced、Glamglow等。这些昔日的网红彩妆缘何成为“时代的眼泪”?

创始于1976年的美国美妆品牌贝玲妃,于1999年被LVMH集团收购,早在2007年,其就进入中国内地,在上海开出线下首店,蒲公英蜜粉、猪油膏等多款明星产品深受欢迎。次年,贝玲妃入驻同属LVMH集团的美妆零售连锁店丝芙兰,一边主打彩妆业务和个人护理产品,另一边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修眉服务,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有分析认为,贝玲妃折戟的原因主要是不清晰的市场策略以及反复的渠道变化。一方面,贝玲妃的定价偏中高端,比如一块单色腮红售价在160元左右,一支防水眉笔售价约为170元,一支22毫升的妆前乳卖到330元。放眼整个美妆市场,这种价位对于学生或初入社会的消费者来说并不便宜,但是对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消费者而言,这类产品又比不上许多营销力度强劲的大牌彩妆。正如一位网友所评价,“年轻时买不起,有钱了又看不上。”另一方面,虽然在2007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但贝玲妃并未敏锐地捕捉到彼时国内电商环境的快速变化,其在2011年曾开设天猫旗舰店,但不到半年时间即闭店。2017年,贝玲妃才重回线上,入驻天猫和京东,但已然错失电商增长的“黄金期”。

其实,贝玲妃并非个例。在过去的两年间,Glamglow、Too Faced、Huda Beauty、e.l.f、露华浓等多个海外美妆品牌也都陆续撤离国内市场。尽管这些离场的外资美妆品牌们也曾有过爆红的单品,比如贝玲妃单色腮红、Glamglow面膜、Too Faced眼影盘、露华浓口红等,但在应对多元化的市场变化时,“一招鲜吃遍天”的老方法失灵了。

一位专注消费研究的咨询师认为,国内美妆消费市场的人群变了,而这些“洋品牌”们并没有跟上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以Z世代为代表的美妆消费主力人群,具有更多个性化的美妆需求,也更愿意为新奇、独特的产品体验买单,不再拿着滤镜看待品牌。

“近些年退出国内的海外美妆品牌,除了通过跨境模式实现基础销售外,在其他渠道的营销成本和销售价格无法做到平衡。”一位化妆品经营管理专家表示,“它们退出中国市场,也在意料之中。”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姚含烨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暑期多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 让体育...
·产业链整合与跨界应用是重点发展方向 核...
·暑期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文旅市场“热”力...
·家电去旧换新:换出消费新活力 服务质量...
·新规实施后,大量附购物链接探店视频仍未...
·径山葡萄熟了
·首届海洋滋补品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广州...
·福建飞行检查18家药品批发企业及30家...
·吉野家、茶百道、莫酸奶等多家餐饮店因食...
·福建福州开展电梯安全监督检查活动
·直播间“秒杀”29次却不会退货 123...
·浙江绍兴开展夏季小家电专项检查
·广西北海:开展“你点我检走进开海节”活...
·广西博白:开展夜市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
·吉林大安:助推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能力建设...
·山东省烟台市消协开展开放日活动
·广西开展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
·江苏常州:巧借行业协会“妙手” 助力装...
·校园食品安全|福建厦门完成两轮中小学食...
·报道追踪:江苏省消保委启动文娱演出票务...
·深圳、澳门两地消委会公布25款鲨鱼裤比...
·快检牛肉兴奋剂、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
·炎炎夏日 冰咖在手 省消保委发布咖啡消...
·低价桶装水灌入品牌水桶 就能“华丽变身...
·一年前订购的羊奶换了品牌 每周配送数量...
·“中药+”席卷餐饮界 杭州一中药面包店...
·稍不留神出手小几千 冷门贝壳收藏会否呈...
·国内订单同比增长超四成 暑期租车自驾游...
·杭州市新时代消费帮扶研究院揭牌 助力乡...
·是竞赛也是交流 为个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