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徐郭敏 记者顾艳伟)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模式,以“三定职责”为引领,构建市、县(区)、所、基层“四级监管”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整治新格局。自该机制实施以来,北海市共举办约谈培训会8场,检查店铺614家次,扣押不合格电动自行车251辆,立案查处59起,罚没款总额达7万元。 据悉,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在电动自行车监管工作中,创新管理新机制以“三定职责”精准施策,形成强大监管合力。首先,“定人员”,发挥北海市市场监管垂直管理体制优势,市级设立督查长,县(区)、所、基层实行“点长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事事责任到人,确保监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目前,共有县(区)级分管领导36名、市场监管所所长17名及基层监管人员90名担任各级点长。其次是“定点位”。通过全面摸底排查,建立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销售企业台账,实行专人定点管理,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截至8月12日,已对全市332家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销售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最后是“定职责”,明确各级监管人员的具体职责,推动“两个责任”落实。通过签订张贴《自觉抵制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等产品承诺书》,推行工作制度、岗位职责、风险清单“三份表”,细化责任到企业负责人等“关键少数”,利用进销货“两本账”信息追溯,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风险。 在“三定职责”的基础上,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实施“四级监管”机制,形成市、县(区)、所、基层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市级督查长通过“四不两直”方式督查县(区)企业;一级点长深入点位指导建设管理;二级点长承上启下打通隐患治理环节;三级点长负责采集更新基础信息,开展日常检查。这一机制确保了电动自行车监管工作的精准高效,实现了人员下沉、主体摸清、督导查透、责任落实。 据介绍,自“三定职责”与“四级监管”机制实施以来,北海市电动自行车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共举办约谈培训会8场,检查店铺614家次,扣押不合格电动自行车251辆,立案查处59起,罚没款总额达7万元。 同时,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实施“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对电动自行车领域安全隐患开展“回头看”,截至8月12日,“回头看”已排查隐患点59处,发现并整改问题31项,构建起长效管理机制。另外,该局联动各方力量,共同制定电动自行车及头盔消费提示,利用媒体平台持续报道整治进展,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