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保障消费者人格尊严和安宁权需多方发力
 
2024-12-26 10:22:03   杭州网

网购的瓜果“仅退款”后,竟收到了陌生号码发来的辱骂威胁短信,之后手机频繁地被“呼死你”的短信轰炸以及电话骚扰。一段时间以来,有关辱骂、威胁、骚扰消费者的相关投诉已成为网络投诉热点,涉及电商、物流、外卖、住宿、网约车、医美和金融消费等多个行业领域。(参见12月17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人格尊严作为消费者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消费环境中却频遭挑战,部分商家社会公德、商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肆意对消费者进行人身攻击。有的商家因误认为消费者“不劳而获”,出于报复等心理对消费者进行辱骂;有的商家则泄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对消费者进行电话、短信骚扰。以上种种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宁权,无疑给消费者心理造成了伤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然而,由于电商平台在保护消费者人格尊严权方面的管理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商家违法成本较低,加剧了此类乱象。商家通过站内私信、语言攻击、微信备注等多种方式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的现象;商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力,造成下游服务商等第三人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谩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由于取证难、维权时间长及成本高等因素,消费者往往难以有效维权,最终不了了之。

但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商家在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同时,应耐心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积极解决售后问题,在完善客户服务、提升消费体验等方面下功夫,让消费者感受到商家的善意和尊重,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交易连接的平台,对维护良好的交易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平台内交易秩序也反过来影响着平台企业的荣誉和信誉。一个听任污言秽语在平台沟通中存在的平台,很难赢得社会的好评和认可,平台不可“店大欺客”。

治理平台上出现的威胁侮辱消费等不文明甚至违法现象,需多方联合发力。电商平台应制定完善的规则,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防止消费者在给出差评或合理维权时受到恶意骚扰;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投诉机制,方便消费者举报商家的人身攻击行为并给予相应处置。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宣传,增强商家的法律意识,完善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辱骂、威胁、骚扰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查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应保持冷静,及时留存证据,采取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杜科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
·以首带面 推陈出新:首发经济激活创新“...
·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降至“2字头”
·高价报名人工智能培训,“推荐就业”压根...
·60岁成租房年龄“分界线”?房产中介:...
·整治资格证书造假,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春节旅游客房限价,一场民生与发展的双赢...
·最低1.9折!滑雪航线航班上新加密,机...
·引导冷资源化为热经济
·网购退款成功却迟迟收不到钱 商品退款的...
·小企鹅到长春 热了冰雪火了消费
·吉林长春:卓秀美眼美容院频现“退费门”...
·新消费模式与平台经济合规监管研讨会暨食...
·“烘”出红火市场 “烤”出文化香气
·河北石家庄:公布2024年第一批线下无...
·广西今年查办食品安全相关案件2.25万...
·福建发文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哈尔滨:护航冬季旅游特种设备运行...
·业主违规装饰装修 物业公司有权断电吗
·烘焙市场“冰火交融” 网红品牌店如何破...
·今年冬天一起去滑场雪吧 在桐庐也能感受...
·天冷了户外夜市摊主怎么赚钱?无国界夜市...
·“买优替”风正在年轻人中蔓延
·跨年的仪式感就从吃一顿“漂亮饭”开始吧...
·消费众生相:从拒绝预制菜到宠物拟人化 ...
·杭州这个滑雪场本周将开放夜滑
·杭州出台《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
·引导冷资源化为热经济
·中消协:全力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