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山东济南市场监管局发布“双11”网购消费提示
 
2021-10-28 08:52:04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形式多样的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网络购物。10月26日,山东省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优惠的同时一定要理性消费。

精选平台,注重网店信誉。消费者在网购时,要精选购物平台,选择信誉较好的网店。具有一定规模且信誉良好的知名电商平台网购,不要轻易登录陌生网站、点击不明链接,不要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选择网店要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进行评估,或者选择熟悉的网店,做到货比三家,防范刷单炒信。

认清促销,科学理性消费。“双11”期间,线上线下都在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时间跨度较长,促销活动多样,优惠名目繁多。消费者要认真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在各类降价、打折、满减等优惠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建议按需购买,如事先列好购物清单,提前做好价格记录对比,注意防范虚假折扣、先涨后降、虚假的满减承诺等消费陷阱。购买时要确认商品是否属于“7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避免退货争议。

防范陷阱,慎重预付定金。消费者要慎重参加网购预付定金促销活动,如很多商家通过预付“定金”双倍抵扣货款等方式售卖商品,要特别注意“定金”不同于“订金”,一般情况下,预付的定金是不可以退的。而且网上购物有时会发生规定时间内系统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要谨慎预付“定金”。不要随意点开不明红包和链接,以及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红包,要小心分享链接后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高额红包,小心拆红包要求输密码等。网购支付时,消费者要通过平台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和正规流程购买。

直播购物,切勿冲动消费。选择正规和信誉好的直播平台,谨慎购买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的直播带货,下单前应了解清楚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真实信息。不要盲目跟风购买,不要轻信绝对化用语的广告宣传,也不要被明显低价位商品所诱导。冲动消费。

仔细验收,防止商品损坏。“双11”期间网络市场交易量大,快递难免出现延迟服务,消费者尽量不要网购急需用品和保质期短的生鲜制品等。收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验货。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与选购商品一致或符合约定后再签收。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丢失的情况,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商品外包装上的个人信息要及时销毁,防止泄露。

保留凭证,积极依法维权。无论线上线下,消费者购物时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记录,如产品页面宣传、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截图、聊天记录、购买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后难以恢复,为消费维权带来难度。消费者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时,应及时与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尹训银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市场监管总局通告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
·北京石景山严格评审品质餐饮示范店
·季节限定:热乎乎的糖炒栗子,它来了!
·“解压馆”真的可以解压吗?
·“大家庭式”用车需求或将迎来集中释放
·优惠低至0.46折 元气森林淘宝店出运...
·线下美妆比直播间更便宜 双11怎么“薅...
·全国首个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数字化系统上...
·今年包子市场“发”不停 建德大包后又来...
·杭州房贷利率降了?最快3天放款?记者摸...
·202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5.7万元...
·想买房却找不到售楼处 自助式购房还能撑...
·“菜比肉贵”何时逆? 市商务局回应:主...
·支付“破壁”互联互通时代到来
·“一老一小”商业保险产品将更丰富
·游客擅闯白虎展区涉嫌违法
·镇江开展汽车销售合同“回头看”专项督查...
·网店称“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 江阴市...
·大闸蟹、预付卡纠纷多发 苏州市消保委发...
·维权更有力 镇江市消协与五家检验检测机...
·黑龙江佳木斯市严查燃气领域特种设备安全...
·杭州交出“放心消费迎亚运”重要窗口建设...
·佛山放心消费体验团 感受放心消费创建成...
·辽宁锦州:清理整治保健食品行业 167...
·江西开展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不会用”问题仍存在 “老年人模式”怎...
·经济日报:快递业不宜打低端价格战
·“网红”惠民保惠及7000余万人 赔付...
·没有戴厨师帽马上被“智能”抓住了 食品...
·打造放心消费 “重要窗口”“杭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