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当心!网上出现“偷梁换柱”式招聘
 
2022-07-28 14:50:00   杭州网

夏天总伴毕业至,求职成了不少毕业生的头等大事,当然也有不少小伙伴想在暑假打份零工充实自己的“小金库”。有公司就动起了歪脑筋,冒牌“知名公司”在网上挂出招聘信息,导致求职者实际入职公司与心仪公司相去甚远。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期间,钱塘区公安分局成功打处一人力资源公司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采取强制措施4人,扣押伪造的“营业执照”309份、“公章”159枚。

劳资纠纷不断,一家“冒牌公司”浮出水面

近日,闻潮派出所接二连三接到群众求助,称自己网上找了一份工作,到达约定地点后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还把他带到了与实际应聘公司不符的一家公司,并且薪资待遇与承诺的有差距。详细了解后,派出所立刻联系了相关职能部门介入协调。协调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某人力资源公司用于网上发布的营业执照和公章疑似假冒。闻潮派出所高度重视,就此事立刻成立了以副所长马千里为组长的专案小组开展深入调查。

通过周密侦查、排摸,闻潮派出所锁定了一家在写字楼里的人力资源公司,并于7月20日组织警力对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团伙实施抓捕。

“1、2、3…308、309!这里还有‘公章’仔细数一下多少个!”现场民警屏息凝神,生怕少算漏算。最终,民警在现场查获了“营业执照”309份、“公章”159枚,铺满了半间办公室。一问这些“营业执照”和“公章”的来源,现场工作人员都指向同一个办公间,“就是这里,这些‘营业执照’和‘公章’都是我们自己在公司做出来的。”办公间里还有“营业执照”“公章”的半成品和制作工具。

应聘者慕“名”而来,刘某造假“上了头”

犯罪嫌疑人刘某是这家公司的管理人员,他在现场承认了自己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的违法行为,据他交代,这家人力资源公司主要从事劳务派遣业务,但如果只以自己管理的这家人力资源公司的名义向外发布招聘广告,求职的人有限。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服务费,刘某授意员工伪造知名公司的营业执照、公章,将伪造的公章盖在伪造的营业执照上,以被伪造公司的名义在招工网上注册账号并发布大量招聘广告。

应聘的人员来到约定地点后,人力资源公司的接待人员会用事先培训过的话术,回答应聘人员一些疑问,如,发布广告的公司和求职者实际工作公司是合作单位,或者得到了授权(其实并不是合作单位或者已经得到授权);发布招聘广告的公司目前人已经招满了,可以介绍去其他公司,薪资待遇相差不多(事实上,薪资待遇有一定差距)……

以“冒牌”知名公司发布招聘广告引流,再用专业话术让应聘者接受人力资源公司安排的用工单位,成了刘某的业绩“法宝”。随着应聘的人员增多,这家人力资源公司的生意越来越好。尝到“甜头”的刘某逐渐“上头”,为此成立技术部专门用来制作假的营业执照和印章,并且通过“内部专业培训”手把手教员工掌握伪造方法,形成了伪造营业执照、印章的流水线操作,直到东窗事发。

“钱塘区企业多、高校多、流动人口多,用工需求和求职需求都比较大。很多企业都会以外包的形式招聘工人,但这家人力资源公司为了让自己获得可观的服务费收入,进行了‘偷梁换柱’式招聘。通过伪造营业执照、印章,发布虚假招工信息,隐瞒真实用工需求,再将应聘者带着该公司‘心仪’的用工单位。其行为不仅侵害了国家机关公信力、社会公众的合理依赖,也扰乱了用工市场环境。对于求职者来说,更是侵害了基本的知情权,”闻潮派出所副所长马千里说,“求职者的意向单位和最终工作单位不是同一家单位,在薪资待遇、通勤距离等方面也会不同,即使合同最终没有签订,求职者也为此损耗大量的精力。”

警方提醒:网上应聘要多留一个心眼

面对网上招聘的“暗礁”,求职者可以做好哪些防范呢?钱塘区公安分局在此也进行温馨提示:

1、通过正规网站查找招聘信息。从正规人才市场、正规招聘网站、高校招聘会等可靠渠道获取招聘信息。

2、对企业的工商注册情况、企业信用情况等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可通过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https://www.cods.org.cn/)、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网站提前了解单位背景等信息,确认应聘单位的正规与否,并谨慎交费。

3、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简历不过多提及个人隐私信息等,着重展现个人工作经历、能力等内容。

4、谨慎提供个人证件和其他资料。远程面试要谨慎提供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如果对方要求提供,可以提供复印件并标注上使用权限。

5、及时索取收据或发票。它不仅是双方发生职业介绍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求职者维权的重要证据。

6、加强法律意识,没有轻松赚钱的好机会。请勿相信网上类似“足不出户,日进斗金”、“轻轻松松赚钱“等兼职广告,更要坚决拒绝任何需要垫资的兼职工作。请勿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非法、手机应用商城搜索不到的假冒App。 一旦发现被骗,保存好对方的电话号码、QQ、微信、聊天记录等资料,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通讯员 董超君 孙田晓 记者 李建刚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上半年杭州沉浸式剧本娱乐消费位居全国第...
·一个商场开出近20家潮玩店 潮玩品牌大...
·腾讯华为盯上网约车生意
·杭州银行业“四个聚焦” 提升适老化金融...
·越热越嗨 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点亮杭城...
·上周猪肉批发价回落
·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 浙江落地全国...
·临平设立首家消费者权益保护“共享法庭”...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就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约...
·富春江江鲜大会又来了
·夜消费旺起来
·“飞线充电”非小事 安全隐患需根治
·散装食品贴上了“身份标签”
·消费复苏“加速度”
·把防晒产品的真相拿出来“晒晒”
·保障性租赁住房金融产品迎“风口”
·消费券带动旅游市场升温
·公共充电桩“冷热不均”怎么解?
·法国商务投资署:中国已成为法国化妆品的...
·婚恋平台“我主良缘”提供虚假会员信息被...
·要买车?了解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或能省上万...
·江西赣州:开展雪糕价格专项检查
·食品安全闽南童谣《食品安全大代志》正式...
·读写台灯产品质量抽查实施细则发布
·2022年网络零售TOP100报告显示...
·湖南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成绩斐然
·中国铁建北京国际公馆遭集体投诉同一小区...
·“后备箱经济”需有正确打开模式
·6款消毒液样品测试均达标 消保委提醒:...
·完善多元化解消费纠纷机制 天津市消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