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如何选择旅行社?这些攻略要知道
 
2023-09-27 11:53:58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中秋、国庆将至,旅游消费再度升温。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广东省中山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出门旅游时要做到三“看”、两“理性”,确保旅得放心,游得舒心,玩得开心。

一看广告。正规的旅游广告,应当包括旅行社的名称、许可证号和法人代表等内容。那些既无企业名称,又无办公场所只有联系方式的广告往往是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的个人或机构投放的。如果消费者轻信这些个人或机构,不但旅游质量无法保障,而且容易上当受骗。

二看资质。旅游行业是要经过许可才能进入的行业,出境旅游更需要特许经营。所以通过查阅旅行社的资质,就能排除绝大部分不合格的旅行社。旅行社的资质,广大游客可以通过“中国旅游网”查询。

查询资质时,旅客要注意查看两个证件,分别是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旅游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简称为“一照”和“一证”。许可证上内容更多,会载明许可证号码、旅行社名称、营业场所地址、许可经营业务、许可证有效期。许可分为国内旅游许可和国际旅游许可。前者只能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后者可以开展国际旅游业务。

三看合同。一般来说,旅游合同会对旅游内容、路线、费用、退团、转团、合同变更以及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有明确规定,旅游者应对合同的条款仔细阅读。对于一些容易引发纠纷的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购物的地点和次数、住宿的标准、交通工具的标准、餐饮的标准等。

中山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一是理性消费防受骗。在旅游景区购物时,应合理选择,避免冲动消费,详细了解商品价格和质量,尤其是购买玉石、纪念品等贵重物品。央视就曾曝光了低价游买玉石的套路。旅行社承诺旅游三天只需花费五十元。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就会向顾客推荐带给亲友的“手信”诸如和田玉、翡翠等物品。那些标价上万元的玉石、翡翠,其实成本就上百元甚至几十块钱。因此,广大消费者购买此类物品,一定要理性消费,还要记得索取发票、刷卡小票等有效购物凭证,以备不时之需。二是理性维权保安全。广大消费者在旅游时应注意人身安全,当自身权益受到伤害时,如遇到宰客,强制消费,人生地不熟的,不宜采取过激行动。应先与商家进行沟通和协商,协商不成时可拨打12345投诉电话或者向当地消协求助,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李青山 陈晓莹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8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带...
·支付宝3亿红包开启“金秋消费节”
·2023直播电商质量诚信提升活动举办
·“先验货再交易”口惠实至还有功课要做
·山西加强缺陷产品召回 助力高质量发展
·北京丰台:规范大闸蟹市场秩序
·桂林一景区“六两秤”专坑游客 市场监管...
·山东冠县:月饼礼盒包装“轻装上阵”
·北京石景山:开展加油机计量专项监督检查...
·深圳发布价格行为和食品行业合规指导书
·福建平潭:开展假期住宿业价格专项整治
·安徽 规范散装食品经营行为 加强销售质...
·福建 开展节前市场检查 维护节日市场秩...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研发12315...
·江苏省消保委:理性购物小心“避雷” 看...
·警惕天赋基因检测消费陷阱
·Payoneer派安盈受邀出席以色列电...
·“躺赚”11天的利息? “捡钱”的机会...
·中秋国庆长假节中机票价格跳水 还有1折...
·人闲钱不闲 节前理财倒计时 最晚今日1...
·文明服务、发放优惠券……滴滴推出多项措...
·包裹5天就能到欧洲 速卖通与菜鸟“全球...
·骑行装备销量翻倍 杭城处处是“骑者” ...
·“亚运经济”让杭城各专业市场“热上加热...
·出行旺季,别忘了线上预约
·全国多地节日氛围日渐浓厚 各种商品齐全...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 各地假期餐饮预订...
·“十一”长假倒计时 旅游消费市场热度持...
·消费者用“化学品”平替商品 一买一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