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金融监管总局:警惕利用AI换脸等新型诈骗
 
2023-10-14 09:50:52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10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利用AI技术实施的新型诈骗。

据介绍,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拟声”“换脸”两种手段,即通过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进而诈骗钱财。不法分子通常先以“网店客服”“营销推广”“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为借口,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再利用“拟声”“换脸”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频或视频、图像,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此外,不法分子还可能对明星、专家、官员等音视频进行人工合成,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消息,从而实现诈骗目的。

“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称,防范此类诈骗应注意三点:

首先,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因此,在涉及资金往来时,一个“声音很熟的电话”、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其次,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如可在沟通过程中提问仅双方知晓的问题,也可利用其他通讯方式或见面核实,或向对方的朋友、家人验明身份和情况。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应尽量避免转账操作。

再次,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贪图方便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应注意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北京市三季度零售市场迎来供应小高峰 线...
·山东菏泽“消费教育乡村行”活动在巨野拉...
·浙江宁波:第二批“无忧退货”保险保单集...
·太古里会来吗?东新路能“逆袭”吗?杭州...
·传统水果致力标准化品牌化
·发挥大单集采优势 促进家电市场消费升级...
·骑行消费兼顾功能与颜值
·做强做优互联网经济
·手机市场全面复苏仍需时日
·数字人民币助力节日消费升温
·节后错峰出游热 同程旅行推出特价优选机...
·中国银行业协会倡议银行降低部分服务价格...
·广西首个“青少年维权服务站”揭牌
·倡导礼让外地游客为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电影院“分区售票”须真正降低观影门槛
·湖南娄底:“3•15”雏鹰维权岗促校园...
·福建:坚持问题导向 守护青少年“舌尖上...
·两部门出手专项整治虚假认证
·“阳光玫瑰”葡萄既泡药水又用甜蜜素?市...
·重庆出台全国首个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地方...
·北京保险合同纠纷诉调成功率超62%
·《旅游电子合同管理与服务规范》12月9...
·消费维权知识科普进校园
·萤石网络发布家用及商用清洁机器人
·冬笋踏秋而来
·该省省 该花花 年轻人变得“抠门”了 ...
·曾经带火每周一花的“花加”停业 垂直鲜...
·5.5G商用时代加速到来 多家上市公司...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杭州主场活动今...
·稻浪金黄鱼鸭欢畅 杭州超10万亩稻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