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因一封信来杭州,从吴山烤禽店学徒做起 都市快报报道 去年杭州吹起一阵“卤味风”,各大新式卤味品牌扎堆开店,资本热钱也纷纷入局,但要说起杭州的传统卤味店,不得不提到一批安徽宣城人。 可明辉和弟弟可明阳是最早一批来到杭州开卤味店的安徽宣城人,从当初的兄弟二人来杭创业,到现在兄妹四人都在杭州安家落户,30多年来明阳卤味店陆陆续续带动了几十号宣城老乡来杭州,凭借手艺在这里安身立命。 这是可明辉一家的开店故事,也是宣城人的杭州故事。 从吴山烤禽店走出来的明阳卤味店 “明阳卤味店”是弟弟可明阳在上世纪90年代一手创办起来的,从武林门的菜市场到龙翔桥菁青自选商场,辗转了3个地址,最终在婺江路菜市场“安顿”下来,从1997年营业至今日,算得上是杭州最“长寿”的个体卤味店之一。 1987年,时年不过20岁出头的可明辉、可明阳两兄弟走出宣城的小农村来到杭州务工。选择杭州的原因无他,只因好找工作。“家里一个亲戚的朋友来杭州一个月就找到工作了,他给我们写了封书信,我们就决定过来了。”当时别说手机了,连电话都不普及,联络沟通全靠书信和电报。 “刚来杭州没什么钱,每个月赚三五百块钱就觉得很好了。老家来人都挤在一起,四块地面砖上睡三四个人,白天起床把被褥一卷放到旁边,就开始干活。”可明辉说,当时来杭打工的老乡,都和他们住在夏侯巷(南起新桥直街,北至体育场路与仓河下相对,长424米。2000年旧城改造时拆除,地名消失)的一间小房子里。 两人与卤味的缘分,始于可明阳的第一份工作:吴山烤禽店的学徒。当时,吴山烤禽店也才开了两年时间,可明阳是店里第一批烤鸡师傅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经济活跃起来,在吴山烤禽店学有所成的可明阳就和可明辉合计着出来单干。据可明辉回忆,当时做生意采取的还是承包制,“老板让我们先入驻商场,做一段时间之后再给租金。”这为还没有多少积蓄的兄弟俩减轻了不少资金压力。 自己单干,可比给别人打工要辛苦得多,从进货、制作到销售,事无巨细,都是两人自己负责,往往凌晨两三点就出门开工了。但在可明辉看来,这些苦根本算不上什么,店里生意好得超出想象,大概两三个月之后,光凭兄弟二人就忙不过来了,于是明阳卤味店招到了第一批员工,两人真正做起了老板。 “那时候政策好,只要胆子大,一般都能发财。”可明辉感叹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杭州90%传统卤味店来自宣城 明阳卤味店顺利搬到婺江路后,杨家村的门店也正式开了起来。两家门店加起来,光是后厨就有十多位卤味师傅,且他们无一例外都来自宣城。 除了店里的员工,可明辉还带过一些徒弟,也基本上都是宣城老乡。“掰着手指算算怎么也得有二三十个。”可明辉说,“当时还有店里打工的小年轻谈起了恋爱,结婚以后也在杭州做传统卤味,你能搜到的杭州卤味店90%我都认识。” 在可明辉看来,自己的生活好过了一些,帮带老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生活,人生地不熟的,大家都不容易,我们也是那么过来的,既然都是老乡,能带就尽力带带,我能帮的也就这么多。”只不过秉承着“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原则,可明辉也从不过问他人的经营状况。 开卤味店这么多年,可明辉最大的骄傲是有了一帮“雷打不动”的食客,即便店址经历了几番变动,他们也都能找到。“馒头山、笕桥、下沙、九桥的都有,今天早上还有一位阿姨坐公交车过来,说就认我家的牛肚。” 明阳卤味店的牛肚特别好吃,不无它的道理,卤牛肚的师傅凌晨两三点就到后厨上工,用清水煮过一道之后,将牛肚浸入老汤,煮至入味,咸鲜味十足,每一口都能尝到老汤丰富的口感。 “有一位食客住在附近,他是吃着我们家的卤味长大的。”可明辉的话里并没有夸张的成分,“20多年前,每天到了放学的时间,就看到他妈妈骑着自行车带他过来买点酱牛肉,现在他自己偶尔也还过来买的。” 附近工地上的农民工则最爱在午间来店里买上一斤猪头肉,“因为他们干体力活比较辛苦,在工地上又没有工具可以烧肉,买点卤猪头肉,再加点辣椒是最方便的。”可明辉说。除了最传统的安徽猪头肉,酸辣口的凤爪、甜咸口的酱鸭、鲜香型的牛肉,还有藕片、海带、豆皮等各类小菜,不仅满足杭州人的胃,也兼顾了五湖四海各地人的口味。 长情的不只是食客,西湖区、滨江区的大大小小七八十家面馆也都喜欢从明阳卤味店拿货。虽然只开了两家门店,可明辉店里卤味的香气在杭州的很多地方都能闻到。 目标是开成百年老店 在可明辉看来,卤味是个门槛低的生意,不管是在配料还是技术方面,做卤味都没有什么商业机密。“做得好不好吃,全看你对利润的要求。” “我们店里用来卤鸡爪、鸭爪、牛肉的汤都是分开煮的。因为食材不同,需要加的辅料和煮制的时间都不一样。”可明辉举例说,“比如牛肉煮得不够久不够软,哪来的味道?而鸭爪则要多加一点去腥的调料,分开烧汤分开放料,利润自然就下去了。” 不懂互联网思维,明阳卤味店既没有做外卖业务,也没去运营社交媒体或点评软件,但这并不妨碍这家店的好生意。每到中秋节、春节这种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可明辉一家人就最为忙碌。前年中秋节是可明辉这两年印象中最辛苦却最幸福的时间。后厨中有4位师傅通宵一整夜赶工,从上午6点半开始,一天下来明阳卤味店卖出了10万元的营业额。即便是在这两年个体商户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明阳卤味店在中秋节也有7-8万元的营收。 其实,可明辉不是没想过把明阳卤味店做成品牌连锁。早在十多年前,在杭州有七八家店,可明辉一家分身乏术,难以对卤味的品质进行把控,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做品牌不容易,把一家店做好的难度也挺大的,我现在的目标是把这家明阳卤味店做成百年老店。”可明辉笑了,“已经30多年了,100年也不是梦,对不对?” 凭着自己的努力,可明辉一家姐弟四人,还有很多被他带过来的宣城老乡都在杭州买了房安了家,成了新杭州人。可明辉的儿子和他妹妹的儿子继承家族传统,也开起了个体卤味店。他的大姐则从个体转向批发生意,在临平开设了一家食品公司,业务仍以卤味熟食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