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通讯员 市闻 记者 汪晓筠)打造极简登记审批模式,企业开办实现“一环节、一日办、零费用”;优化升级现有数字化应用,增量开发一批新的重大应用;建立浙江版平台经济“红绿灯”制度——新一年,浙江市场监管将有一系列新行动。2月15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全省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1年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打造极简登记审批模式 企业开办实现“一环节、一日办、零费用” 据省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将打造极简登记审批模式,预计到2022年底,企业开办实现“一环节、一日办、零费用”,在册市场主体突破900万户,千人企业数量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更为健全,企业简易注销占比达到55%以上。此外,还将上线“浙企信用在线”,建立信用承诺管理与核查机制,创新柔性监管(触发式监管)方式。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公示、年报、列异列严、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监管工具更加完善。 在助推小微主体成长升级方面,将与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共同打造小微主体信用融资服务平台,探索无感授信、信用秒贷等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信贷可及性和便利度。千方百计惠企助企,全省新增小微企业20万家、个体工商户80万家、小微企业培育库入库28万家,新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纯信用贷款1000亿元以上。 优化“浙江外卖在线” 实现“阳光厨房”“外卖封签”基本全覆盖 在数字治理方面,浙江将迭代“浙江公平在线”,完善平台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制度,实施平台企业和平台内经营者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优化“浙江外卖在线”,升级“四色”算法模型,改进平台派单机制,实现“阳光厨房”“外卖封签”基本全覆盖。着力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组建省公平竞争审查与反垄断委员会,构建以公平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协调机制。全面实施产业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开展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审查、独立审查改革试点,试行涉企优惠政策目录清单制,建立政策制定机关约谈制度,全面提升审查刚性约束。坚决治理竞争失序突出问题。依法加大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新增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快保护平台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突破1000亿 加深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迭代升级“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创新打造一批多跨应用场景。率先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确权、用权、维权全链条保护机制。 其次,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和国际专利布局倍增计划,拓宽高价值知识产权授权通道,建立专利优先审查“白名单”企业制度,将审查时限再压减20%。 在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方面,建立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和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体系,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溯源管理改革试点,创新专利纠纷行政裁决简易程序。 此外,还将加强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争取设立1亿元省级知识产权转化专项资金,探索知识产权集中采购制度,实施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行动,推进知识产权保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面增量。2022年,新增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快保护平台,全省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6件,每百户企业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115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突破1000亿元。 探索盲盒经济、社区团购等新业态 创新监管改革 盲盒经济、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这也要求监管创新必须跟上脚步。全面开展“绿色直播间”创建,探索盲盒经济、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创新监管改革,推进电商新业态治理和规范,培育一批电商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推进电商平台相关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实施“千亿引领百亿示范”商品市场提升工程,持续推进“五化”市场改造,深化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建设,创建城乡放心农贸市场300家以上。营造放心消费新环境。打造“放心消费在浙江”升级版,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一件事”集成改革,系统完善消费维权制度,打造“浙江消保在线”。争取全省电商平台交易额和商品市场成交总额稳定增长、继续领跑,放心农贸市场覆盖率提升至63%,放心消费单位稳定在23万家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