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个应用,将手指放在闪光灯与摄像头上,即可快速测量自己的血氧、心率,查看实时健康状态。最近,不少公司推出的App、小程序测血氧服务成为最新的“流量密码”,在朋友圈及各种社交平台上,这种创新玩法吸引到不少“阳过”人群尝试,让人大呼方便。 市场需求的陡增,也正给大健康领域的企业带来新发展机会。除了在线测血氧饱和度、心肌炎概率的App和小程序之外,“阳康”体检套餐、新冠康复方等新名词新业务也随即诞生。 因为一场疫情,2023年大健康产业再一次站上风口浪尖。对从业者来说,到底哪些方向、哪些领域存在更大的机会?我们采访了身处大健康领域或与之相关的从业者。 杭企推出“阳康”体检套餐、新冠康复方 对大健康产业来说,这段时间“阳康”人群的需求令企业创新不断被激发。“阳康”体检套餐是最近格外火热的一项。浙江禾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20日上线了一项“新冠康复安心检”服务,主要提供肺部CT、心肌炎检测、肝功能等检测服务。据企业副总裁马遥介绍,很多人康复后存在疲惫、胸闷、咳嗽等症状,有强烈的检查需求。为便利“阳康”人群,禾连健康与500多个公立医院及民营体检机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体检服务,个人用户可直接线上预约、线下到店检测。针对企业用户,禾连健康还推出了检查车上门检这一便捷服务,最低收费可降至100-200元/人。 新冠康复问诊则是另一个缓解焦虑、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有力手段,杭企除常规线上线下问诊之外,也在想方设法挖掘更多的服务需求。 本土互联网医疗平台微脉去年12月初在自己的线上平台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推出了“中医防治”“心理关爱”“线上问诊”等专区,以满足用户在线问诊、药品购买、防疫知识查询、心理咨询等需求。据微脉平台负责人介绍,自12月以来,平台单日平均用户在线问诊量较11月增长超50%,中医在线咨询量及中药防疫处方量均成倍增长。“除了线上业务外,微脉个案管理师团队也加强了对孕妇、儿童、老年人、慢病患者、术后康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随访频率,为其推送安全用药、防疫指导等宣教内容,对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主治医生,早发现、早介入。”该负责人表示。 综合型医疗服务平台邻家好医则推出了“新冠康复方”这一服务。邻家好医CEO罗林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他们为用户提供了线上问诊、科普直播、公益抗原免费送等服务,其中线上问诊服务用户三万余人。最近,随着“阳康”人群的增多,他们在自己直营的线下中医馆上线了“新冠康复方”,为“阳康”人群提供中医问诊、针灸治疗、心理疏导等服务,目前杭州已有5家线下中医馆推出了此项服务。 保健品、家用常备药械产品将迎机遇 除了创新项目,对医疗器械销售公司来说,2023年也急需把握市场方向。“这段时间是个例外,血氧仪、洗鼻器、呼吸机这些家用医疗器械产品销量暴增,我们的营业收入相较去年同期高出了10倍。”浙江百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CEO沈国强提供的一组数据印证了市场的火爆需求。 他告诉记者,百应供应链专注于供应链领域多年,此前曾为医疗器械品牌提供电商代运营服务,后帮助他们对接阿里、京东、快手等自营店进行市场销售,在医疗器械领域已布局5-6年。去年12月中旬以来,各平台上的医疗器械销售需求暴增。“据我了解,有的血氧仪工厂订单已排到了4月。”沈国强透露。 阶段性的爆发式增长不可能一直延续,市场需求总会逐渐趋于平缓。后疫情时代,个人对健康的关注将激发哪些机会? 罗林认为,当阶段性的爆发式增长趋于平缓,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领域大有可为。中医、非急症相关医疗需求被释放,“受三年疫情影响,很多非急性病人能不去医院就不去,随着形势放开,4月份之后健康和其他专科需求会急速上升,这个领域会有很多机会。”与此同时,家用常备药械产品也会迎来新机会。 沈国强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他告诉记者,今年血氧仪、雾化器、呼吸机等将成为市场需求的重点,“现在一、二线城市开始家中常备,未来三、四线城市也会逐步跟上。”他认为,益生菌、VC及一些保健品也会在今年迎来爆发。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医疗器械、保健品或一些创新尝试,这些门类都有一定的准入门槛,需要提前布局并大笔投入。 马遥则结合企业自身谈到,禾连健康接下来将升级自己的精细化管理方案,比如将“阳康”人群的检查结果与个人健康档案绑定,这样一来,当企业在制定员工健康管理方案时可根据健康档案的实际情况更新检查项目,为企业和员工都创造价值。 大健康产业有望迈入黄金十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了从业者对今年行业发展的看好。“经历了这一轮疫情,大家对个人健康的关注正得到空前提升,都已不自觉地将健康意识植入到脑海中。”马遥的这个观点或许代表了大多数从业者的想法。 疫情毫无疑问完成了一轮健康意识普及,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推进,更让大众对健康理念的认识不断深入。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数字化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4万亿元。招商证券研报也指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疫情的影响,政府与民众对健康关注与投入会有所提升,整体大健康产业有望实现下一个发展的黄金十年。 “中国健康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发展机遇窗口已经打开并长期向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如是表示。 面对此发展趋势,中国水电医学会信息中心主任何良庆总结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医疗服务产业还只是以“治病”为主,而非“预防”,未来,人们自身的保健意识会逐渐增强,医疗服务产业逐渐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转型。接下来,如何做好医防结合,并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新模式发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