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福建重点查处网络直播中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
 
2023-04-24 14:18:00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日前,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于4月至12月组织开展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聚焦重点问题,紧盯重点时段,查处重点行为,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此次专项行动紧盯网络经济发展新趋势,加大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监管力度,提升执法监管水平。重点查处网络直播中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查处直播带货中利用水军“刷弹幕”“刷好评”“刷点赞”“刷关注度”“刷交易量”等方式,营造虚假人气或者虚构成交量等行为;查处通过虚构剧情、演绎话题等方式,对商品功能功效等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重点查处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利用关键词联想、设置虚假操作选项等方式,设置指向自身产品或者服务的链接,欺骗或者误导用户点击的行为;查处非法获取、使用其他经营者合法持有的商业数据,扰乱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重点查处刷单炒信行为:查处通过网络红人、知名博主分享虚假消费体验、发布“精致好评”或同质化好评等,制造虚假口碑、诱导消费的行为;严查组织刷单炒信、数据注水等对交易信息、用户评价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帮助行为;依法打击以返现、红包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定向投票等行为。

此次专项行动顺应各类新型消费发展趋势,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消费信心,为扩大和恢复消费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对新型商业营销行为执法监管:严查将“消”字号产品作为药品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以“基因检测”等新技术为噱头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查处利用各类论坛、会议、义诊等方式,推销“保健”、投资理财、养老服务等产品的行为,对近视防控产品、儿童化妆品等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查处财商教育机构虚构讲师资历、夸大投资收益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冒牌消防培训机构假借授课名义兜售消防产品的行为。重点打击商业贿赂违法行为:对医药购销、医疗设备采购、装饰装修、餐饮旅游等重点行业商业贿赂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紧盯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等关键环节,查处通过贿赂手段谋取竞争优势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借科室宣讲会等名义,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给付利益、维护关系的行为;严查假借捐赠、科研合作、试验推广等形式捆绑销售药品耗材实施商业贿赂等行为。规范有奖促销行为:查处有奖销售活动中信息公示不明确的行为,查处谎称有奖、虚构中奖名单等虚假有奖销售行为,查处抽奖式有奖销售奖项超过法定限额的行为;对利用有奖销售形式,诱导消费等影响消费者理性决策的营销行为,加大规范力度。

此次专项行动聚焦商业秘密、品牌标识、商业信誉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质量,推动建设统一大市场。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围绕高新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关注涉密区域管理和信息传输等重点环节,查处通过盗窃、电子入侵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行为,查处通过频繁跳槽、设立同类型公司、售卖数据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加强商业标识保护:保护知名企业、名优产品的名称、字号等标识,严查蹭流量、搭便车等仿冒混淆行为;打击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生产、销售仿冒混淆涉农产品行为。查处仿冒应用软件图标、网站页面设计、网络游戏角色名称和虚拟人物形象等,误导消费者的新型混淆行为。加强企业商业信誉保护:保护企业的商品声誉、商业信誉,查处利用“黑公关”炮制、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行为;查处通过第三方测评机构开展虚假评测等方式,故意抹黑、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查处故意传播他人编造的不实信息,实施商业诋毁的行为。

《通知》要求,福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要产品,聚焦互联网、财商教育、医药购销、餐饮旅游等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整治普遍性、行业性问题。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分工协作,形成执法合力。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执法效果。坚持创新突破,构建长效机制。加强舆论宣传,提升行动效果。加强报告制度,强化督查通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张文章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提振消费信心 营造品质生活”家居消...
·新能源车成2023上海车展绝对主流 技...
·预制菜上桌,消费者难预知!记者调查发现...
·抢先机、拼经济 全球招商季全力出击 在...
·银行理财迎来久违的量价齐升 是赎回还是...
·“五一”假期国内游线上订单已基本追平2...
·网红“竹筒奶茶”被爆有霉斑 探访:卫生...
·二维码成消费“拦路码”?商家强制“圈粉...
·复苏向“暖” 活力释放——2023年首...
·奔向各地春色、点燃消费热情——旅游专列...
·《灌篮高手》火爆,店家:“亲们,周边真...
·央行:银行存款降息属正常市场行为
·制止餐饮浪费 | 北京石景山:开展校园...
·排查风险隐患 福建厦门开展烧烤专项检查...
·反食品浪费需打磨“大小份”细节
·吉林开展特色放心消费伴手礼评测活动
·两地消协组织协同联动 及时化解消费纠...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安徽署开展2023...
·浙江百名村支书沪上齐亮相 分享浙江乡村...
·江苏南京举行放心消费示范乡村亮标仪式暨...
·制止餐饮浪费|辽宁:多措并举推动专项整...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 | 江西:开展专项...
·湖北开展化肥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五一”亲子游火爆 出境游“量升价跌”...
·制止餐饮浪费|浙江省消保委提示:理性对...
·南京市消协发布乳胶内衣比较试验结果:婷...
·水没变 换了大包装 为啥更好卖了?
·龙坞茶镇在特色产业风貌创建中徐徐展开共...
·“00后”成“五一”旅游主力军 热门城...
·专家建议去西双版纳买房!你会去度假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