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亚运会吉祥物周边、搭配亚运会会徽的广告语、以“亚运”冠名的研学实践活动、违规发放的亚运会测试券……距离杭州亚运会越来越近,在全民迎亚运的热情氛围下,也出现了不少需要细细分辨的“李鬼”。 知识产权保护是国际体育赛事重要工作内容,这不仅是亚运会主办城市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也是推进市场开发、推广亚运品牌、法治护航亚运的重要保障。 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杭州亚运会也迎来倒计时150天。当天上午,杭州亚组委以“保护亚运知识产权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杭州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 处置170余起侵权案件 发布八大典型案例 杭州亚组委法律事务部部长俞雪坤介绍,自杭州成功获得亚运会主办权以来,杭州亚组委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侵权行为做到事先防范、事中查处、事后维权处置全过程管理。 截至目前,杭州亚组委共对250余起涉嫌侵犯亚运知识产权的行为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对情节较恶劣的行为通过行政手段或司法途径开展重点维权,已妥善处置170余起亚运会知识产权侵权及隐性营销案件。 “今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赛事筹办进入关键阶段,公众参与亚运的热情日益高涨,这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依法保护亚运知识产权。”论坛开幕仪式上,俞雪坤发布了《杭州亚组委2022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这些典型案例中,包括了擅自生产、销售亚运会、亚残运会吉祥物周边产品,擅自使用亚运会会徽进行商业宣传,未经许可制作、发行亚运会测试券等。 例如,某公司未经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授权,擅自生产、销售盗版亚运会吉祥物手办、钥匙扣等周边产品。成品于互联网上销售,涉案金额达80余万元。该公司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杭州亚组委的知识产权,构成著作权侵权,涉嫌刑事犯罪,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与活力的重要基石,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保障和提升亚运品牌价值的重要支撑。我们期待,通过打造具有鲜明杭州亚运辨识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能够向全世界展示我国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说。 观看亚运会时能自行直播吗? 鼓励创作者上链存证和确权 观看杭州亚运会体育赛事时,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自行架起手机直播,或是对精彩镜头进行集锦剪辑并发布,这样看似寻常的行为合规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手机和相机镜头记录的亚运故事是有着亚运属性的知识产权,既要鼓励原创,更要保障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中国版权协会副秘书长王旗说,体育赛事的权利保护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规则,赛事的“即时性”是最精彩、最抓人眼球的部分,这也导致了赛事直播成为最容易被侵权的领域。 “赛事转播是通过授权方式进行的,著作权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任何的传播都要先得到授权,如果没有授权就随意传播,就涉及到侵权。” 聚焦短视频原创和正版传播,本次论坛上,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毛根洪与中国版权协会副秘书长王旗现场签署了亚运会主题短视频版权认证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杭州亚运会全民创作正版传播”倡议书。 倡议书提出,鼓励创作者围绕亚运主题创作UGC原创短视频,通过中国版权协会指定的技术服务平台上传至中国版权链,进行上链存证和确权,让创作者在原创版权获得保护的基础上安全、安心地进行全网传播。 同时,亚运会官方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供应商浙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联合杭州亚组委与合作方共同启动了“记录‘杭州亚运时间’优秀短视频创作征集活动”,积极创新亚运知识产权宣传形式,期待大众的热心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