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饮料,2/3是冰块,喝几口就见底。这样的场景,相信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如此多的冰块,到底是喝饮料,还是在吃冰?中国消费者协会倡议,饮品加冰应该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一场“破冰行动”由此而发。(据8月24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炎炎夏日,消费者手捧一杯冰饮,望着添加的大块冰块冒过杯口,丝丝凉意氛围拉满,畅饮过后,片刻肚里冰凉。这样的消费场景常见,有人解渴点赞,也有人因真正的饮料分量不足而不爽。是否加冰,或是加冰多少,本应是消费者自己选择的权利,部分商家的主动“加冰”,显得有些一厢情愿了。 冰块多少与口感体验有一定关系,但也因人而异。将一杯饮料是否加冰、加冰多少的选择权如实交还到消费者手中,让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自由地选择冰块含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费,如此形成的消费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感必然更加舒心、愉悦和满足。 其实,品质的真正提升,比如饮料成分的配比变化,新成分的研发添加,生产工艺的改进,现场加工制作流程的优化,甚至人员、物流、流程管理制度的革新,都会对终端产品的品质有影响。一杯饮料的背后,不单是所谓冰块带来的口感,还凝聚着研发的匠心和管理制度的用心。 供给侧质量提升的着力点应当在内部管理与产品创新上,而不是在冰块多少上想“点子”。笔者认为,此次中国消费者协会“破冰行动”的及时呼吁和点评,对于拨开部分商家蒙在冰饮经营上的错误面纱、纠正个别服务消费领域的不良风气,必将大有裨益。 产品创新,真不在于冰块有多少,而在于商家服务有多“用心”。消费产品价格透明、交易过程公平有序……商家在看不见的地方用心用情用力优化,这是“良心”;在看得见的地方合规合情合理加冰,这是“信心”。服务与产品质量的双双提升,不能仅仅在“面子”,更要注重“里子”。比如冰饮中,冰放得越少,一般其他需要加的原料就越多。以冰镇生椰拿铁为例,商家可以考虑在线上线下点单场景中,明示各种冰量规格,比如“常规冰”“多冰”“少冰”“去冰”选项,以及每个规格所对应的体块体积、冰块所占饮料体积的百分比等详细信息,在个性化定制消费盛行的当下,让“冰量”明示成为消费者实现自主选择权的一大“标配”。 再进一步,商家可以消费者切身体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线上点单页面给出点单建议,依多数人的喜好量为基线,提醒消费者某种具体的冷饮配何种比例的冰会口感更好,或者不推荐哪种冰量。如此这般,既是供需精准匹配消费升级的创新实践,又是对消费者体验的真正尊重,体现出产品经营和服务运营的诚意。这样的用心服务,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消费者感受到权益被充分保障,而且自己的每一笔消费都很重要,无形之中都在“用脚投票”。 积极响应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破冰”倡议,将加冰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此的消费环境不仅经营者“面子”“里子”都能赚到,消费者也能在喝过冰饮之后,心情倍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