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库存有限、限时特惠,买一送一、只此一天,集团活动、只在直播间享有……面对这些诱惑,谁能忍住不“剁手”;直播间、旗舰店无缝切换,免密支付,稀里糊涂货已下单……但是下单网购后,发现还是躲不过商家挖的坑;商家确实发货了,但商品规格、净含量却严重缩水……8月29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分清是真正实惠还是直播套路。 天津蓟州消费者吴先生前不久网购了5袋夏威夷果,在网店宣传图中,每袋夏威夷果都是大袋装,看着每袋差不多有两三斤重,而自己下单收到货后打开一看,都是小袋装,每袋只有100克。 无独有偶,在一次逛直播间时,李先生看到一箱30包的抽纸只需要29.9元还包邮,觉得很划算就果断拍下了两箱。可收到货后,李先生吃了一惊:“我从没见过这么小的抽纸。”他特意进行了测量,一般的抽纸大多是12.5厘米×17.5厘米,而他此次收到的抽纸竟然只有12厘米×8厘米,“还没有我手掌大,真是‘活久见’”。 去年,一段“花25.9元网购117卷袖珍卫生纸”的视频也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评论分享类似的网购经历。网友表示,“活久见”“买的没有卖的精,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确实要管管了”。 江苏省消保委指出,网络交易日益普遍,但是网络购物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其弊端,消费者无法在现实中看到商品,只能通过产品页面、直播时商家展示或在线聊天等来判断和甄别商品,这样就带来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差”,也给不诚信商家带来可趁之机。部分商家在产品页面上或口头介绍过程中,只宣传超低价格,不介绍甚至故意隐瞒商品的规格、大小等基本情况,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大小尺寸没有概念,无法全面真实了解商品情况。商家的这种行为虽然可能短期引流获利,但是终将失去口碑和竞争力,被市场所淘汰。同时,商家也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良性发展的商家的利益,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商家利用信息差在商品大小上“做文章”,使得消费者基于常识或者错误认知去购买商品,一方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涉嫌虚假宣传,更有甚至构成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该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平台应当加强动态监管,建立更加安全、健康的交易市场。平台应当加强对商家资质、营销内容的审核与监管,全面掌握商家的经营资格、信用状况等,避免出现“打一枪换一炮”“换个马甲”再坑害消费者的现象。同时建议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机制,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重视平台每一位消费者的诉求。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买买买”时,千万要擦亮眼睛,全面了解商品的各类信息后再下单,特别是在直播间购物时,要分清是真正实惠还是直播套路,切忌冲动下单,容易造成不利后果。建议消费者在网购时保留好相关购物凭证、单据以及截图,遇到问题及时向平台或者有关部门投诉维权,当好自身权益的“守护人”。 接下来,江苏省消保委将强化消费监督,开展消费调查,持续关注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