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互换特产”走红 个人权益咋保障
 
2023-09-11 17:21:49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凭借相互的信任、对异地特产的期待、打开快递的惊喜……“互换特产”近期在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流行起来。不过,当一些人沉浸于“互换特产”所带来惊喜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吐槽起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一时间,引发了各方关于诚信与风险的讨论。

“互换特产”受青睐

“本地不仅有出名的点心,也有蜜桃、银瓜及各类水果,想要尝试不同地区特产的赶紧私信我,让你不用前来就能尝到具有浓浓本地风味的食物……”近期,诸如此类的特产信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这既不是商家的产品营销话术,也不是当地文旅部门招揽外地游客的宣传语,而是快速风靡全网的一种互动新模式——互换特产。

所谓“互换特产”,是指陌生网友之间口头约定,互寄家乡特产,它本质上是一种线上陌生人社交衍生出的新模式。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一族对此颇为推崇,许多人将其视为增加友谊、结识异地朋友的机会。

河北省保定市消费者何龙便是“尝鲜族”中一员。“我在网上无意中刷到了‘互换特产’的信息,感觉很有意思,且有一定的挑战性,就试着寻找交换特产的‘搭子’,最终选择了来自山东的网友。”何龙说,今年山东旅游热着实火了一把,但他从来没有去过山东旅游,所以对当地特产还挺好奇的。

何龙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他原本与山东省青岛市的一位网友约定互换200元的家乡特产,但这位网友直接邮寄了近20斤的特产,包括海蜇头、芝麻酱、奶枣、烧饼、虾酱等,甚至还有在当地销售火爆但他从未听过的崂山可乐,货品价值远超约定价格,这不但让他大饱口福,也让他感受到了当地人的实在。

据了解,“互换特产”兴起的初衷,是让人们既可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礼物、品味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也省去了往返的时间成本和费用开销。记者在互联网平台浏览看到,各类“互换特产”信息层出不穷,虽然仅是文字信息,但各种地方特色食物的产品介绍仍让不少人提起了兴趣,争相体验别样的购物乐趣。

据记者观察,对于“互换特产”,不同人群的要求不尽相同。部分网友会根据自己喜好提出要求,比如限定网友所在地域或者希望交换到具体商品,还有部分网友对食物口味做出限制,也有网友没有提出任何具体要求,只想体验一把“开盲盒”的乐趣。

何龙表示,相比起自己直接购买,他更享受未知的惊喜。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他和那位青岛网友成为了朋友,并互相约定继续向对方邮寄其他当地特色的产品,这又是一份额外的惊喜。

欢喜与失落同在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有着何龙一样愉快的互换体验。记者注意到,随着“互换特产”知晓率提升,参与人数极速增加,多位网友遭遇了信任危机。

9月8日,有云南网友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爆料,她和一位外地网友约定好,各自去当地超市互换300元特产。为了展现诚意,她还特意多花了几十元,甚至驱车百公里去市区购买品牌鲜花饼。然而,对方收到快递后却直接失联。从满心欢喜到失望透顶,该网友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心情转换。

与云南网友完全没有等来对方回礼不同,网名为“小zhang鱼”的网友虽然收到了包裹,但与她的期待差异太大——包裹里只有五包威化饼和四包干脆面,这跟对方当地特产一点不沾边。

类似的经历也在其他网友中出现。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当在搜索引擎输入“互换特产”后,紧跟着词条会出现“被骗”“避雷”“失望”等字眼。

对此,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爆火的“互换特产”现象反映了人们对新鲜事物和美食的追求和好奇心,但也需要注意网络交换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比如,交换双方之间的信任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交换物品真实性和质量问题等。

新社交还是新消费?

过期13年的陈醋、没有任何生产企业标识的肉质品、已经完全化掉的巧克力制品……记者从各地网友的分享中看到,“互换特产”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品质量问题。

综合来看,产品过保质期以及“三无”包装是网友主要诟病的对象。除此之外,由于“互换特产”需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地址及联系方式,所以也涉及到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记者了解到,部分不法分子借“互换特产”外衣从事强买强卖交易,更有甚者展开诈骗活动,使原本真心实意的互换活动变了味。

“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了公平交换原则,也损害了其他用户的利益,可能会扰乱‘互换特产’的市场秩序,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如果遇到不诚信的交易行为,应该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为公平的交流环境做出努力。

张雪峰也表示,如果发现网友有恶意以次充好交易的行为,应该及时向相关平台举报,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进一步处理。他同时建议,与陌生人交换个人信息时,需要选择可靠的平台和交易渠道,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在交换过程中,最好通过平台内建的消息系统进行沟通,不要直接通过其他通信方式交换信息。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吴博峰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山东省消协倡议:严守新规反对浪费 拒绝...
·山东消费维权法律支持服务工作座谈会在济...
·家电样机不“三包”?江苏镇江消协表示:...
·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 | 20...
·辽宁营口: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专项...
·着力营造优质消费环境 广州启动“正品正...
·福建福州:突击抽查6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稳价护游 “清新福建”招牌愈擦愈亮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 | 辽宁大连:开展茶...
·找准路径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发挥联动合...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四川1715家茶叶企...
·电视“套娃”收费大整治 把“遥控器”还...
·凯撒国旅退款咋这么难?
·望江门饮食男女
·通个马桶花费上千元,这个“雷”你踩过没...
·桂花龙井、桂花蜜、桂花糕,满觉陇的桂花...
·消费降级,餐饮业进入“优衣库时代”了吗...
·赋能良渚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新地标构...
·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巡展 暨第十五届...
·山核桃开杆!今年的临安山核桃比往年更饱...
·新能源车价格战继续打 9月第一周近10...
·厘清“监管账” 化解预付“老大难”
·打造放心消费体验应“实”字为要
·无人售卖不能无人监管 南京市秦淮区开展...
·上海金山:多管齐下 让农村地区“舌尖消...
·福建宁德:约谈18家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
·辽宁沈阳:“你点我检”为校园食品安全“...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四川1715家茶叶企...
·8月汽车销售服务口碑指数提升明显 服务...
·电视“套娃”收费大整治 把“遥控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