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是本届杭州亚运会的重要办赛理念之一。在本届亚运会中,有众多代表杭州科技创新水平的成果亮相:在赛场上辛勤搬运标枪和铁饼的智能机器狗、全息投影技术带来的无接触互动体验、只需一秒钟拍摄就能生成3D数字分身的技术…… 据统计,共有50个智能亚运项目立项,它们在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并让观众感受到科技魅力的同时,也向亚洲各国展现了杭州的科技实力和活力。 这50个项目由杭州市科技局从200多项智能亚运项目中,经过多轮答辩和严格审核,层层筛选出来。记者了解到,入选的智能应用项目科技含量高、应用前景广,其中多个项目是在大型体育赛事中首次应用。它们不仅可以应用于亚运会,在赛场之外也能更好地为城市治理赋能,改善居民生活。 从赛场到更广阔的市场,智能机器狗不知疲倦地奔跑着 在田径赛场上,如果你负责捡标枪、铁饼,那可能比运动员还要辛苦。大力士们每投一次的距离大约是60米,一场比赛中所有选手一共要投60次,算上来回的距离,总共要跑7200米。 本届亚运会上,很多人注意到,智能机器狗在赛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最快速度可以达到4.7米/秒。它们完成运送任务,大大减轻了人类的工作量。 走出赛场,智能机器狗还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配备企业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它就可以抓取扳手、网球拍等工具;代替人类,在危险的区域巡检、参与物流运送等。 全息投影技术带来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互动体验 在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很多观众对着一个屏幕隔空点击,尝试一种新的互动体验:观众的裸眼可以观察到一个“浮”在空中的亚运吉祥物,用手指拨动它,就能实现放大、缩小、点击等操作。 这种看得见,但“摸”不着的互动,依靠的是全息投影技术,该技术通过光线折射将光源影像进行复制,在光源影像的对称位置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影像,观众不用触摸屏幕就能实现互动。该技术还将衍生出许多功能,比如,亚运村用上了无接触电梯按键。未来,该技术还可应用在科技馆、城市规划展览馆中,把展品数字化建模后,可增加观众的互动体验。 一秒钟的停留拍摄,生成另一个自己遨游世界 “张开身体,目视前方,保持一秒钟不眨眼。”在亚运村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中国赛艇运动员徐晓鑫走进了3D云阵相机设备中,该设备中装载的140台高清摄像头会对她进行拍照,再经过5到8分钟的数据处理,就会形成一个3D数字分身。分身可以和亚运吉祥物对打乒乓球,也可以穿越到良渚古城遗址或者参加帆船比赛。通过扫码或输入电话号码就能保存视频,留作纪念。 未来,把3D数字分身植入到不同场景中,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宣传并增加互动体验。比如,将游客的数字分身植入到美景中,可用于推广旅游;植入博物馆展品中,观众可以和历史“对话”;分身还能虚拟试衣……各种功能数不胜数。 智能让厨房生成监管“判断力” 吃到的每一口都应该是放心饭。 亚运村的厨房用上了智能物联和人工智能技术。后厨操作区配备了智能探头,拍摄区域内如果有未经扫脸注册的人员闯入,警报就会响起,并且立即会将信息推送给该责任区的监管人。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探头还可以对未戴口罩、违规吸烟、砧板混用、垃圾桶长时间未盖等行为进行识别并抓拍。 而在厨房的其他设施设备中,还放置了传感器对温度、湿度、餐具消毒情况进行智能监测。 在亚运村之外,这项技术可应用于酒店、学校等,守护人们的用餐安全。 亚运场馆里的消杀卫士,也可成为未来的健康管家 在亚运会曲棍球比赛场馆内,智能消杀机器人“紫侠”正在对地面和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工作。这款机器人不仅可以自主规划路线,还能定时完成消杀任务。该技术采用的“紫外线+光触媒”方式不仅提高了消毒杀菌的效率,也免去了人工参与消杀作业带来的风险。 亚运会结束后,智能消杀机器人还可以用于家庭、医院、大型活动现场,以提供环境检测、空气净化和消杀等服务。 创新不问出处,借力科技赋能亚运的契机,杭州市科技局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充分调动相关主体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少企业和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一起联合攻关,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加强。 同时,杭州市科技局主动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到超3500万元的专用资金,用于支持智能亚运项目的加快转化。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在后亚运时代,杭州市科技局将继续为立项项目提供跟踪服务,对接需求,帮助其进一步转化,助力智能亚运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让这些新成果走出赛场,惠及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