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连绵的山川和湖泊,走进淳安县姜家镇的西坡半岛就像走进了法国南部的乡村。湖畔露天电影、湖畔骑行、篝火烤棉花糖、古村落探访……在这里,可以度过有趣的山间时光。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在社交平台上有着“南法油画”美誉的网红民宿,最初是由村里的榨油厂、造船厂等改造而成的。 这样的网红民宿正是乡村蝶变的一个缩影。在浙江,“诗画江南”的文化元素植根于乡村,千村千面的乡村风貌、原汁原味的乡土人情,已成民宿业发展的最大亮点。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发展,许多民宿已从单一住宿向乡村综合体转型,与当地农业、生态、文创、餐饮、娱乐等资源融合,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为进一步推动浙江民宿高质量发展,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印发《浙江省民宿高质量发展三年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为《计划》)。 《计划》指出,浙江要不断健全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和山区海岛县发展。 为实现民宿发展量质齐升、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富民效益更加明显的目标,《计划》明确,未来浙江省将从强化标准引领、创新产品体系、加强指导帮促、扩大品牌影响、培育发展梯队、提升服务水准、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数字赋能、守住安全底线等9个方面开展工作。 《计划》还提出,要加强政策支持,如鼓励各地将等级民宿和“浙韵千宿”优先纳入职工疗休养线路和定点单位;探索实现民宿开办“一表申请、部门共享、一次办结”。对民宿投资建设、转型升级可给予资金补贴或贴息贷款等。 目前浙江有2.5万余家民宿,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年营收近100亿元,占全国总营收近一半。“到2026年底,浙江将累计创成全国甲乙级旅游民宿20家、白金宿70家、金宿200家、银宿900家、‘浙韵千宿’1000家、文化主题(非遗)民宿100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