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全麦面包风靡回归 这样选、吃、存更好
 
2024-12-26 10:26:40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面包的食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麦面包作为全谷物食品的代表,重新走进公众生活,受到青睐。为帮助消费者合理选购和科学食用全麦面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了消费提示。

全麦面包前世今生

全麦面包是指以全麦粉、小麦粉、酵母、水等为主要原料,添加奶粉、糖、盐等其他配料,经和面、发酵、成型、醒发、烤制等工艺制成的松软可口的发酵食品。

19世纪前,由于磨粉技术限制,普通民众只能食用小麦磨粉后直接制作的全麦面包。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新磨粉技术的发展,白面包逐渐取代全麦面包成为主食。近年来,随着全谷物食品逐渐走俏,作为代表的全麦面包重新走上消费者餐桌。

全麦面包与白面包的区别在于主要原料不同。全麦面包的主要原料是由小麦的胚乳、胚和种皮组成的全麦粉。其中,全麦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全麦粉中的胚和种皮不利于面团发酵,制作出来的全麦面包体积偏小,口感相对粗糙。白面包主要原料是以小麦的胚乳、少量的胚及皮层组成的精制小麦粉。

按照质地和原料,全麦面包可分为软式全麦面包、硬式全麦面包和调理全麦面包。软式全麦面包组织松软、气孔较均匀,最常见的是全麦吐司。硬式面包表皮较硬或有裂纹,内部组织柔软,有的表面撒有奇亚籽、芝麻、瓜子仁、松子等,以增加香味和营养。调理全麦面包是在面包烤制成熟前后,在面包坯表面或内部添加奶油、食用油脂、蛋、肉松、可可、果酱等配料,风味较多。

选购和储存有窍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建议消费者,要在正规面包店、商超、市场或购物平台选购全麦面包,并需注意以下两点:

看配料表。首先查看全麦粉的添加量,目前市场上声称全麦面包的产品,全麦粉含量在5%—100%不等;其次看全麦粉在配料表中的位置,位置越靠前,含量越高。如果想购买全麦粉含量高的全麦面包,可以选择全麦粉是唯一谷物原料或全麦粉在配料表中排在第一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单凭颜色来判断其是否为全麦面包。

安全储存。保质期相对较长的全麦面包水分含量一般在30%以下,口感偏干,保质期通常在1—6个月,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室温下保存,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不宜放入冰箱冷藏,以免回生,影响口感,并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保质期相对短的全麦面包水分含量较高,保质期一般为3—7天,保湿性好,口感更佳,最好即买即食。

科学食用更健康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食用全麦面包时应注意以下3点:

逐渐适应其口感。如果是刚开始食用全麦面包,可先选择全麦粉含量比较低的产品,待口感适应后,再逐渐选择全麦粉含量较高的产品。如果消费者更看重全麦面包的营养,可以选择全麦粉含量超过50%的产品。

注意适量食用。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可以食用全麦面包等全谷物食品50—150克(按全谷物/全麦粉的含量计算),儿童需相应地减少食用量。消化能力较弱或者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可以减少食用量和食用频次。

注意合理搭配。食用全麦面包时要注意与果蔬、肉蛋奶等合理搭配,以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如食用全麦面包后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以及对麸质过敏的人群,建议不要食用。

有的消费者在家自制全麦面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对全麦粉并注意添加量。选择标称“全麦面包粉”或“面包专用全麦粉”的全麦粉,搭配面包用小麦粉。一般来说,全麦粉的添加量在25%—50%时,能够兼顾营养和口感,制作出的全麦面包香味浓郁,口感较好。

优化制作过程。全麦粉中的膳食纤维对面筋网络结构具有稀释和破坏作用,会影响面团的发酵效果,导致膨胀不够,可添加适量糖、盐、奶粉及5%—10%的谷朊粉等,以改善和提升口感;在和面时,较白面包的制作,增加5%—10%的加水量,也可提前在全麦粉中添加适量水进行预处理,使麸皮充分吸水,同时,降低和面时的搅拌速度,减少搅拌时间,降低面团温度;面团醒发时,最好控制发酵温度在25℃以下,延长发酵时间,使发酵更为充分;焙烤时,要适当延长时间,较白面包温度降低6—10℃。

要尽快食用。烤好的全麦面包在不烫的前提下趁热食用,口感松软、麦香浓郁。如需存放,待面包冷却至室温后,在密闭的食品袋中保存,为保证最佳口感,建议在两天内吃完。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李建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吉林长春:卓秀美眼美容院频现“退费门”...
·新消费模式与平台经济合规监管研讨会暨食...
·“烘”出红火市场 “烤”出文化香气
·保障消费者人格尊严和安宁权需多方发力
·河北石家庄:公布2024年第一批线下无...
·广西今年查办食品安全相关案件2.25万...
·福建发文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哈尔滨:护航冬季旅游特种设备运行...
·业主违规装饰装修 物业公司有权断电吗
·烘焙市场“冰火交融” 网红品牌店如何破...
·今年冬天一起去滑场雪吧 在桐庐也能感受...
·天冷了户外夜市摊主怎么赚钱?无国界夜市...
·“买优替”风正在年轻人中蔓延
·跨年的仪式感就从吃一顿“漂亮饭”开始吧...
·消费众生相:从拒绝预制菜到宠物拟人化 ...
·杭州这个滑雪场本周将开放夜滑
·杭州出台《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
·引导冷资源化为热经济
·中消协:全力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将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深入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
·活动频出 多地冲刺岁末年初消费季
·停车小程序显示:停车费2334元?!
·银发群体看演唱会,他们的新需求应被看到...
·在厕所里分装蛋糕?广州山姆回应肯定不是...
·加强市场监管 推动传统服务向"优"转型...
·“银发经济”的风吹来,商业综合体如何应...
·冰雪旅游进入旺季 冬季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保护市场活力
·构建软件服务管理平台 保护智能车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