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警惕非法荐股 谨防“馅饼”变“陷阱”
 
2025-02-06 10:32:11   杭州网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在“下一阶段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部分,文章提出,整治非法荐股等乱象,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

非法荐股是指无资格机构和个人向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直接或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形式包括网络直播荐股、社交平台荐股、软件荐股、培训荐股等。

从事非法荐股的人往往以“大师”“股神”等自居,但通常缺乏从业资质,他们以“分享炒股技巧”“大佬看盘”“高手指导”为噱头,通过展示虚假盈利截图、声称拥有“内部渠道”等形式从事非法荐股活动并骗取高额费用,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少投资者看中的是“大师”过往的“辉煌”业绩,希望跟着“大师”一夜暴富。殊不知,这些“辉煌”业绩都是包装出来的。投资者轻信“大师”,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于非法荐股,证券监管部门的态度一直是“零容忍”,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与公安机关联合办案等方式,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精心编织的陷阱。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内幕消息”“稳赚不赔”“一夜暴富”等各种夸张的宣传保持警惕,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另一方面,要谨慎甄别荐股行为,认真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资质,确保选择合法、正规的投资咨询渠道。如果遇到声称付费就能推荐“牛股”的情况,一定要果断拒绝,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当然,市场各方也需发挥合力,铲除非法荐股的滋生土壤。券商等金融机构要多渠道、立体式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做好风险提示,切实担起投资者保护的责任;媒体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投资者如何判断非法荐股;相关平台要加大治理力度,通过禁言、关闭账号等方式,切断各类非法证券活动的传播渠道。

投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投资者一定要保持理性,谨防“馅饼”变成“陷阱”。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山东济南:护航泉城春节食品“安全关”
·福建:春节期间文旅消费人气旺 旅游投诉...
·湖北:聚焦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急难愁盼 干...
·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制度 不备案不得...
·严禁实施流量造假等12类行为 国家网信...
·只要两百元 杭州出发的机票“大跳水”
·2025年春节档票房破95亿!杭州,全...
·浙江消费品扩围实施以旧换新补贴 杭州咨...
·杭州企业抢抓新春生产 冲刺消费“开门红...
·100亿身家的“魔童” 让这家上市公司...
·传统节日糖果“失宠”年糖不甜了?坚果更...
·大力提振消费增强扩内需动力
·春节跨境游市场显现机遇潜力
·“冷”资源“热”起来 冰雪经济彰显发展...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增长10....
·市场消费旺 旅游热度升 文化味更浓
·京津冀春节文旅消费持续火热
·“换”出消费新动能
·蛇年“价格战”开打:多家车企同日推出优...
·小县城大市场:县域旅游如何走向“长红”...
·出借工作微信号,为何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卖机票“悄悄”捆绑外卖服务包?法院:三...
·除了“价格战” 汽企还要怎么打动消费者...
·春节消费市场:中国经济韧性与潜力的生动...
·湖北武汉:5家电梯维保单位被立案调查
·吉林:节日护航“不打烊”
·在创新消费场景中激发消费潜能
·福建福州:文商旅融合点燃春节消费热情
·首个“非遗”春节出行趋势展现新活力
·家政阿姨逐渐返杭 钟点工价格开始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