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也是打造消费新场景、助力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时节。2025年春节,福建省围绕购年货、逛年景、享年趣等6个场景,聚焦福见福品、餐饮服务、商圈商街等10个消费领域,以“10+N”的形式开展“惠聚榕城 新春消费季”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超亿元,打造“年味浓、活力足、人气旺”的新春消费场景。春节期间,《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福州市新春促消费活动进行了现场体验。 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活力 来福州,过福年。正月初三(1月31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被福灯装饰得格外喜庆,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街区内水榭戏台、非遗馆、民俗博物馆、国潮生活馆等景点人潮涌动,各地游客在此汇聚,观赏明清建筑、体验福州民俗、打卡非遗、分享名人典故。 “非遗过大年”是福州蛇年春节文旅的重头戏。上午10点,三坊七巷北广场的小舞台前围满了游客,他们都是来观看“三条簪”主题舞蹈。“三条簪”是福州传统梳妆技艺,其彰显的是福州女子“为国、为家、为己”的家国情怀,入选了福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只见舞台上,几名古装打扮的年轻女子头戴精致的“三条簪”,翩翩舞剑,柔中带刚。为让游客体验“三条簪”妆技,福州市在三坊七巷、南公河口、中国船政文化城等景区设置“三条簪”妆造体验项目20余个,提供选服装、做妆造、拍写真、逛景区的“一条龙”服务。 春节期间,福州市区坊巷持续上演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木偶戏、闽剧、评话伬艺、国乐合奏、国潮快闪轮番上演,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脱胎漆器、软木画、糖画等传统技艺,吸引游客驻足观赏。在南后街和朱紫坊游客中心,游客可以参与年画拓印、油纸伞灯笼挂饰手作、掐丝珐琅杯垫手作等非遗特色互动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来自江西的游客林女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这里的古建筑群、文化展演、非遗体验都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是不虚此行。” 记者了解到,为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福州市文旅部门推出“福满榕城•文旅惠民”活动,为游客奉上了一场文旅盛宴。在福州西湖边,搭建在湖面的“周末戏相逢”舞台面向大众推出艺术形式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创新融合的公益性演出;在福州鼓山,2025新春鼓山梅里沉浸式剧本游活动将新春传统民俗与千年鼓山、梅园美景相融合;在长乐区,“咚咚咚”浩浩荡荡的游神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让人切身感受到浓厚的福州年味。 政策红利释放消费潜力 “免费乘地铁和市区公交车”“新春购机享补贴”“汽车以旧换新可叠加补贴”……为全面激发春节期间消费活力,福州市在春节期间推出地铁免费、购物补贴、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为春节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正月初三下午,在福州万象九宜城小米之家,记者看到手机展柜上的广告牌上写着“政府补贴参与门店”,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电脑、大小家电,可享受政府专项资金补贴、还可叠加其他优惠,部分产品最高补贴可享最终售价的20%。小米之家营业员告诉记者,政府的补贴政策大大激发了消费者的换机热情,春节期间销售额比平时增加许多。 在万象九宜城华为授权体验店,不少消费者正在选购手机,桌面的广告牌“盎然向新 年年有为”上写着各种优惠购机条款。消费者陈先生和妻子了解补贴和优惠情况后,用云闪付购买了一部华为mate60手机。“这部手机售价5499元,厂家春节特惠了500元,又可享受15%的3C产品购新补贴(最高500元),足足便宜了1000元,只要4499元,比平时划算许多。”陈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乘坐免费地铁来到福州东百中心华为合作店,看到这里也挤满了看手机产品的消费者,店里购新补贴立牌十分显眼。记者了解到,1月20日,福建省就启动3C产品购新补贴活动,全省各地市同步启动补贴发放。1月22日,福建省又发文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国家统一补贴12类家电产品的基础上,拟扩充蒸烤箱、电磁炉等8类家电产品,确保春节期间补贴“不断档”。同时,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付范围,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加力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积极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通过加码资金、加力政策、加温服务,让真金白银惠及更多消费者。 特色街区打造消费地标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福州市开展“闽菜飘香 食在榕城”2025福州市元旦春节餐饮消费券活动,发放约150万元餐饮消费券,扩大餐饮市场消费规模;推动老字号、闽菜馆及重点餐饮企业结合春节消费热点,丰富餐品种类,推出系列“家乡菜”;支持餐饮企业推出高性价比的年夜饭、聚会、折扣套餐;优化供餐方式,提供打包年菜、私厨到家、半成品套餐等多种便利服务;依托美食街城、城市综合体、商圈开展美食节、小吃节等餐饮促销活动。 正月初三傍晚,福州达明美食街灯笼高挂,人声鼎沸。200多家美食店前人头攒动,其中八闽主题街区“福船”造型特别显眼,这里汇聚了同利肉燕、聚春园、天久王炝肉、长汀香豆腐、达道牛肉、国水酱鸭等50余个品牌,包括老字号及非遗20余个,集中展现闽都传统美食文化与技艺,让游客品尝正宗福建味道的同时感受八闽大地的文化。 来自湖北的游客胡先生一边品尝福州佛跳墙,一边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这里的美食种类多,涵盖各地特色美食,价格也实惠,很有烟火气。” 达明美食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街刚刚经过改造升级,通过八闽、台湾、东南亚三大主题街区的呈现,打造以“海丝”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海丝”主题美食文创新地标,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和丰富的美食文化。多家餐饮店的营业员均向记者表示,改造后的美食街环境更好,人气爆满,春节期间营业额比平时增长明显。 通过引入品牌餐饮、加强规范管理等,达明美食街提升了街区品质、丰富了消费业态,正在从传统夜市向特色商业街区转型,成为福州夜间经济的靓丽名片。“美食+文化+体验”的消费新模式,正在引领福州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