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国内市场消费复苏的关键之年,而电影市场的强势表现更为中国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国家电影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95.1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9时4分,仅仅上映9天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0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连带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破50亿元的票房,《哪吒》系列两部电影总票房已超过110亿元。根据目前的票房趋势,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将达到94亿元!灯塔专业版AI预测也更新数据为95亿元。 作为《哪吒之魔童闹海》主出品方的光线传媒成为最大赢家,该影片预计为光线传媒带来超过10亿元的营收,几乎占到该公司去年营收的一半。2月5日,也就是蛇年首个交易日,光线传媒强势20cm涨停,昨日该股继续上涨18.01%。 3岁“魔童”成百亿票房男主 《哪吒之魔童闹海》后,有一个对比特别有意思,作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喜剧男主沈腾,他成为“百亿票房演员”花了整整6年的时间,而年仅3岁、玩世不恭的魔童哪吒,仅用9天时间就成了百亿票房男主。 当然,这部影片背后的最大赢家依然是光线传媒。5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目前,该影片正在热映中,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最终票房收入以中国大陆地区各电影院线正式确认的结算单为准。同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销售收入及海外地区的发行收入等尚未结算。该影片的票房收入等营业收入与公司实际可确认的营业收入(包括但不限于影片于院线、影院上映后按确认的票房收入及相应的分账方法所计算的收入及其他收入)可能会存在差异。” 公开资料显示,《哪吒之魔童闹海》由光线传媒主投,其他出品方包括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破50亿元,是2019年的票房冠军,该部续作由原班人马历时5年打造。 此外,光线传媒三季报显示,2024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53.4%;实现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25.1%;扣非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24.3%。 值得一提的是,光线传媒在2023年的全年营收是15.46亿元。单《哪吒之魔童闹海》就为光线传媒贡献了9.5亿元至10.1亿元的营收,这几乎占到公司2024年收入的一半,也使得光线传媒后续的一季报业绩变得更为确定。受此影响,光线传媒股价在蛇年首个交易日强势涨停,昨日继续上涨超18%。 超级IP将带来更多的资本溢出效应 电影票房的火爆,不仅带来了高票房分账,提高了上市公司业绩,其潜在的资本溢出效应同样值得关注。 “哪吒的正版盲盒现在没有货,最快要到5月份补货,再等等。”在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客服人员这样回复称。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售价为69元起,显示销量已超3万,链接已下架,“泡泡玛特抽盒机”微信小程序显示商品已售罄。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导致其周边产品销售同样火爆,官方授权的“谷子”(来自goods的音译,就是“货”的意思,它可以指代一切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的周边商品),诸如“杯子”“盲盒”“徽章”“夹子”“卡牌”等商品频频被抢购一空,甚至一些未经官方授权的山寨周边以及二手周边同样被加价出售。 以电影中个性鲜明的石矶娘娘为例,目前该角色的手办在二手平台上被叫价到150元左右,而人气主角哪吒以及敖丙的正版手办则被叫价到300元左右。一些玩家为了得到特定造型的稀有手办,开价到了500元。“没有货,加价现在都没有,工厂还在生产,要现货的话,加个200元‘插队费’可以看看,但不保证是你要的款。”一家二手手办商家这样回复记者。 事实上,超级IP带来的资本溢出效应也早早被资本市场捕捉到,并带来了“谷子经济”相关概念股的繁荣。以在香港上市的“谷子经济”概念股泡泡玛特为例,该股去年在港股市场暴涨349.6%,表现甚至好于许多人工智能龙头股。在今年年初资本市场趋于平淡的情况下,泡泡玛特再次逆市上涨超过12%,其IP矩阵吸引力可见一斑。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以及#哪吒盲盒手办上架两天就售罄#等话题登上热搜后,同样受益于哪吒IP的泡泡玛特方面回应称,《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随着电影热度的走高,逐渐在泡泡玛特的各个渠道售罄,泡泡玛特紧急调整了生产计划,积极补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