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的尾巴是“金价持续刷新历史高位”,四月份的开篇是“黄金涨至令人难以置信”。从突破3000美元/盎司到站稳3050美元/盎司,再到突破3100美元/盎司……半个月内,现货黄金已先后突破两个关口。4月2日午间,伦敦金(现货黄金)涨至3119.95美元,稳步驻足“3100时代”。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的黄金,凭实力证明“纪录是用来打破的”。 随着现货黄金一路攀高叠加结婚旺季,黄金首饰店买金浪潮迭起,黄金不仅是大妈眼中的“香饽饽”,更是年轻人眼中的“攀云梯”,纷纷发出“金子才是最稳理财产品”的感慨。 为追涨黄金,部分投资者甚至“借钱买金”。社交平台上,信用卡买金相关笔记超两万篇,信用卡套现、质押存单投资金条等手段被包装成“理财攻略”。当“狂飙的黄金”遇上“杠杆游戏”,究竟是普通人的财富机遇,还是“韭菜”的专属陷阱?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狂热的黄金市场背后,风险正悄然积聚。 突破3100美元/盎司 继3月20日,现货黄金触及3056.26美元/盎司高点之后,3月31日黄金再站新“高”位,突破3100美元/盎司,日内涨幅为1.1%;4月2日,现货黄金持续走强,突破3120美元/盎司关口,距突破3000美元/盎司仅过去半个月。 与此同时,COMEX黄金期货主力最新报3149.70美元/盎司,刷新历史纪录;国内沪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高价为738.50元/克。 年初以来,现货黄金、COMEX黄金期货累计涨幅均超过19%,为过去39年最大季度涨幅,大幅跑赢全球股市主要股指。如果换算成公斤计算(1金衡盎司=31.1035克),一公斤黄金的价格首次超过了10万美元。 此轮金价为何狂飙?消息面上,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言论,是刺激金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全球地缘冲突风险上升,对于黄金的避险需求增加。 东吴期货则指出,4月2日“关税大日”、4月5日非农报告接连来袭。在不确定性风险与通胀走高引发的滞胀担忧双重影响下,资金流向避险资产,预计中长期金价将维持上涨趋势。 在持续看涨的呼声中,消费者“追高”情绪暴涨,那么,此轮黄金涨势何时休?还能入场吗?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愈发凸显,2025年处于高位的黄金价格波动将加剧,投资者要从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等出发,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 国内金饰日涨幅超10元/克 随着现货黄金不断刷新历史纪录,黄金饰品涨势也不低。 3月31日,多家黄金珠宝品牌金饰价格涨至936元/克左右。其中,周大福、六福珠宝、潮宏基、谢瑞麟、周六福足金饰品价格达936元/克;老凤祥、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为935元/克;老庙黄金上海区域足金饰品价格为934元/克。 4月1日,国内金饰品牌价格再次上调,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为949元/克,较前一日暴涨1.5%;周大福、六福珠宝、金至尊等足金饰品价格均为953元/克,真的印证了那句“当年你嫌我土,如今让你高攀不起”,日涨幅已超10元/克。 昨日,各大品牌金饰价格较前一日持平,最高报953元/克。 看着不断攀高的金价,上个月刚刚完成婚礼的吴女士暗暗窃喜。去年9月份,她在周大福买了结婚“三金”(手镯、项链、耳环)共计60克,当时的价格是750元/克,与昨日的金价相比,仅半年左右,足足涨了203元/克,价格相差12180元。 与此同时,有不少消费者趁着休假去香港、澳门等地专门购置黄金饰品。2月底刚刚在香港买了手镯的秋秋(网名)在线分享,“香港足金饰品854港币/克,当时有95折活动,再叠加汇率,折合人民币750元/克左右。” 昨日,记者来到中国黄金杭州吾悦专柜,工作日午间,店内陆续有客人来咨询,店员告诉记者,“足金饰品的价格是819元/克,工费的话一件一价。” 投资金条方面,部分Au999.9金条价格接近740元/克。贵金属行情报价服务平台“融通金”上,投资金条价格约734.87元/克。昨日,记者登录各大银行APP查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部分金条价格为748.62元/克、753.27元/克,较前几日上调了近15元/克。 上升至3300美元/盎司,机构上调黄金价格预测 黄金屡破纪录之后,机构纷纷表示黄金将维持牛市走势。上周,高盛集团、法国兴业银行和美国银行均提高黄金价格预测。 其中,高盛将2025年底黄金价格预测从3100美元/盎司上调至3300美元/盎司,预测区间调整至3250-3520美元/盎司。中期黄金价格风险仍偏向上行,在尾部风险情景下,到2025年底黄金价格可能超过4200美元/盎司。大型亚洲央行的买家可能会在未来3到6年内继续迅速购买黄金,以达到预估的潜在黄金储备目标范围。 美国银行的分析师也上调了未来18个月的黄金目标价,从之前的每盎司3000美元提高至每盎司3500美元,并强调美国贸易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将在短期内继续为金价提供支撑。 招商证券指出,金价续创历史新高,预计在美元信用贬值和全球央行购金背景下,金价中枢有望持续抬升,白银受益于金银比修复有望获得更大向上弹性。 随着现货黄金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助推二级市场黄金股的普涨势头。近日,黄金概念持续爆发,截至昨日收盘,绍兴明牌珠宝涨停,潮宏基、福达合金、莱绅通灵涨幅居前,周大生、特力A、宁波中百、老凤祥等跟涨。 值得一提的是,此波黄金走势使得业绩两面承压的明牌珠宝股票迎来了高光时刻,昨日最高封单1048249手,折合6.96亿元,成交额5.39亿元,换手率16.17%,最新市值35.06亿元。 看涨行情下 投资黄金稳赚不赔? “贷款买房不如贷款买黄金,风险更小。”90后投资者张桦(化名)的这句话,折射出当下部分年轻人对黄金投资的狂热心态。 3月13日,他收到某银行发来的一张2.68%年化利率的消费贷优惠券,并仔细研究了贷款方案,20万元两年期等额本息贷款总利息约5687元。按照当时水贝市场685元/克的销售金价计算,这笔资金可购入292克黄金。张桦(化名)心里盘算,只要两年内黄金的回收价超过705元/克就能盈利。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他仍果断投入黄金市场。3月31日,黄金市场的回收价格约为713元/克,他当即选择卖出,不到半个月获利超2000元。 但不是每一位淘金人都能如此“幸运”。本就喜欢金饰的杭州姑娘蕾蕾(化名)经常用信用卡在线上购买品牌金店黄金,并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每当品牌金店有促销活动或者信用卡分期有免息优惠活动时,她以低于大盘价的单价购入黄金产品,待金价上涨时卖出,赚取额外利润。 尝到甜头的她开始对黄金投资产生了兴趣。她用5万元买入黄金积存金。起初,一些短线操作令其获得了几百元的收益,后期追加融资10万元,并转向风险更高的黄金期货。随着市场进入盘整期,金价波动收窄,频繁交易所产生的手续费逐渐侵蚀利润。当持仓收益无法覆盖交易成本时,蕾蕾才意识到自己被“套牢”了。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案例折射出部分投资者盲目加杠杆、忽视市场周期规律的操作风险。 “部分利用信用卡和消费贷资金进行黄金投资存在多重风险,主要包括杠杆风险、资金成本风险以及信用风险。”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信用卡资金属于短期借贷性质,投资者若将其用于黄金投资,实际上是在利用杠杆交易,这将放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黄金市场剧烈波动时,投资者可能因杠杆作用而面临巨额亏损。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的测算揭示了残酷现实:3%-7%的借贷资金年化利率,要求金价每年必须实现5%以上涨幅才能覆盖融资成本——这在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中犹如高空走钢丝。 陷阱升级 从虚假交易平台到“镀金骗局” 疯狂行情撬起的不只是投资杠杆,更衍生出新型金融诈骗。 2024年11月,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立案受理了一起虚假平台诈骗案。一个名为“麦多多”的电商平台以“低于市价20元/克”为诱饵,通过限量抢购、虚假晒单等手段制造稀缺假象,吸引近400名投资者贷款购金,涉及金额超2000万元。受害者李女士通过网贷平台借款8.2万元抢购黄金,最终仅收到10克实物,随着平台“跑路失踪”,390克黄金“化为泡影”。 此外,虚拟黄金交易还成为了“套路贷”的温床。安徽消费者小李在黑猫投诉平台披露,其在“纵星优品”App购买的三笔黄金订单产生4191元回收差价,实际年化利率高达348%。警方调查发现,此类“黄金套路贷”常通过虚构交易、操控价差等方式,使投资者实际到手资金仅为贷款额的60%-70%。 线下市场同样暗流涌动。某黄金回收商向记者展示近期收到的镀金铜条、金包银条:“这类假货3月检出量同比翻倍,骗子专门针对急于套现的投资者。” 追金时请系好安全带 面对市场乱象,监管部门已亮出“组合拳”。 3月以来,多家银行就信用卡炒金的风险作出警示。江苏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机构紧急发布公告,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炒金”警示背后,究其根本是银行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加码。 此外,全国多家银行从4月1日起暂停审批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款产品优惠。同时,为了抑制非理性黄金投资,多家银行宣布上调积存金产品起存点。 市场普遍关注的是,金价一路震荡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当如何理性看待黄金投资?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强调:“黄金应作为长期配置工具,而非短期投机筹码。”普通投资者黄金配置比例宜控制在5%-15%,可通过黄金ETF定投平滑波动风险。对于热衷实物黄金的消费者,应选择银行、品牌金店等正规渠道,仔细核对鉴定证书,拒绝“代购”“邮寄黄金”等非常规交易方式。 截至目前,金价的上涨趋势已持续超过两年。在这个“黄金时代”,普通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认知:当资产价格变得昂贵时,继续上涨的安全边际正在下降。或许正如华尔街那句古老谚语——当擦鞋童都在谈论黄金时,就是该系紧安全带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