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炭化 烂水果原地 “变废为宝” 商报讯 在杭州果品批发市场,一辆满载腐烂柚子的推车正驶向一台银色“大铁箱”。随着机器轰鸣启动,这些废弃水果开启了“从土里来到土里去”的绿色循环之旅——近日,全省农批市场首台专为大宗水果垃圾设计的常温炭化处理设备在杭州果品批发市场正式投入测试,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助力杭州“无废城市”建设。 变“包袱”为“资源” 杭州果品主动探新路 作为杭州市供销社社属骨干企业,杭州果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为“杭州果品”)是不少市民心中的“宝藏市场”,也是杭州规模最大的专业果品批发市场:拥有近1000家水果批发摊位,仅日成交量就超过1700吨。 然而,巨量交易背后,总会产生一些淘汰下来的烂果、坏果以及果皮等水果废弃物。如何把它们妥善清运、处理,变“包袱”为“资源”,是杭州果品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杭州果品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的新模式、新路径。而这台刚刚投入运作的水果垃圾处理器就能轻松完成“从土里来到土里去”的绿色闭环,实现有机物转化为基炭这一变废为宝的“魔法”。 与垃圾处理厂相比,这台机器显得“袖珍”多了,占地不过40平方米,却内藏玄机。 杭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总支副书记王镜洋指着设备说:“你瞧!机器底部铺满特制生物炭基料,市场里的腐烂水果经切割、搅拌后与基料深度融合,3天内即可转化为黑亮的‘环保炭’。” 王镜洋表示,与传统处理方式不同,这套设备无需高温高压,全程无废水废气排放,“我们跳过了垃圾中转环节,真正实现‘就地变废为宝’。” 据了解,这项常温炭化技术由浙江炭朴科技有限公司历经16年研发,单日最高可处理10吨水果废弃物,较传统模式效率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已于2021年通过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认证,获14项专利。正是这份硬核背书,让杭州果品主动伸出橄榄枝,成为全省首个试点应用该技术的果品批发市场。 碳账本里藏共富 绿色版图再扩容 作为杭州市供销社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该项目承载着多重使命。刚刚发布的2025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随着魔法“铁箱”的落地,一条贯通生产、供销、回收的绿色循环链正在社属企业杭州果品徐徐展开。 “处理1吨水果垃圾可减少0.8吨碳排放,炭产物替代木炭还能保护森林资源。”杭州果品王镜洋透露,目前设备正处于测试阶段,以日均处理废果烂果1吨为例,减量比例可达到80%以上,基料配方还将针对不同季节的水果单品进行专项优化。 这笔“绿色账” 的背后还藏着共富密码:处理后的环保炭既可循环催化反应,也能制成炭包、烧烤炭棒,经特殊工艺加工的有机肥更让周边农户抢着预订,有助于绿色农业生产。 “如果测试状态良好,我们计划逐步将机器处理能力提升至设计峰值,进一步推动市场资源回收利用,用绿色创新回答‘无废城市’考卷。”王镜洋表示。 事实上,探索绿色技术不仅能助力破解环保难题,更能通过资源再分配机制,让市场里常见的烂果、废果转化为共富动能。 杭州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烂水果原地 “变废为宝”的首创意义更在于其示范性和应用性上,未来有望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构建覆盖全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