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累计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 每日商报讯 今年3月,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迎来设立十周年。作为全国首个试点,这里从“政策试验田”成长为“改革风向标”。据杭州海关统计,十年来,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累计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超30%,出口年均增速更是高达40%,贸易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试点破冰”到“制度输出” 监管创新破解行业难题 近日,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进口保税仓内,主播们对着镜头热情推介来自全球的好物。在他们身后,仓库工作人员在一排排货架间熟练地分拣出消费者刚刚下单的商品,并快速完成打包、贴单、发货等流程。与此同时,海关监管系统同步完成“秒级”通关验放。如今,这样的场景,每天在这里上演近10万次。而在十年前,综试区刚成立时,每天成交量仅两三百单,商品来源地不足20个。 作为改革“探路者”,十年来,杭州跨境电商已建立涵盖进出口全部6种模式的完备体系,形成覆盖进出口物流、通关、仓储、支付等业务的完整产业链,以“六体系两平台”为内核的“杭州经验”从钱塘江畔走向全国。 在这里,杭州海关陆续推出“全程通关无纸化”“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等17项创新监管举措,破解了通关申报、实货监管、税收征管等核心难题。目前,这套制度框架已被复制推广到全国16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成为行业“通用语言”,让跨境电商“买全球”有了标准化路径。 2024年,由杭州海关提出的2个案例做法被纳入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商标准框架》,曾经的“探路者”,正逐步成为全球电商规则的“制定者”。“我们结合跨境电商发展特点和行业需求,研究制定支持浙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着力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新业态智慧监管服务体系。”杭州海关口岸监管处主要负责人陆劲浩表示。 进出口双向发力 从“单一品类”到“全球生态” 十年来,杭州跨境电商的商品图谱不断扩容升级,从早期的服装鞋帽等轻工产品,逐步拓展到智能家电、VR设备、非遗手工艺品等多元品类,形成“进口+出口”双轮驱动的产业生态。 在进口端,综试区的10多个保税仓库里,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琳琅满目。在出口端,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通过跨境电商走向世界。目前,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卖家队伍从2015年2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6.5万家,出口商品从传统服饰升级到智能手表、无人机、油纸伞等“国潮”产品。 通过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得以降低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减少物流和运营成本,从而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杭州海关数据显示,跨境电商出口占杭州市出口比重,从2015年的0.7%增长到2024年的9.7%。在跨境电商的带动下,杭州外贸总值从2015年的4000多亿元发展到2024年突破8000亿元。跨境电商生态圈,正在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生态的完善更催生了配套服务的集聚。目前,综试区已集聚2000多家跨境服务商,涵盖物流、金融、知识产权、数字营销等领域,形成“卖全球”的完整产业链。 当跨境电商成为“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杭州正以“探路者”的姿态,为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让“买全球卖全球”的梦想照进现实。 |